2023年4月15-21日是第29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宣传主题为“癌症防治 全面行动——全人群 全周期 全社会”,旨在高质量推动健康中国癌症防治专项行动,提高全社会癌症防控意识,营造全民防癌抗癌的良好氛围。
痛定思痛,佑安医者和您说说肿瘤患者如何走出疼痛误区
疼痛是一种与现有的或潜在的组织损伤有关的不愉快的感觉和情感体验。包括感觉,情感,认知及社会维度的痛苦体验。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之一。
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病率不断提升,随着病程的不断发展,患者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癌性疼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而目前患者对于癌性疼痛存在较大的认知误区,从而无法有效地解除癌性疼痛,因此帮助患者正确认识疼痛,走出疼痛误区,才能有效提高癌性疼痛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误区一:长期服用阿片类止痛药会“成瘾”?
事实上,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阿片类镇痛药治疗,尤其是按时口服药物,发生成瘾的可能性极低。要区别真成瘾和“假成瘾”。
假成瘾:由于处方的药物剂量不足以控制疼痛而导致患者有额外的药物需求的现象,又称为“医源性综合症”,合理的用药治疗是可以避免的。
误区二:止痛药只有在疼的时候才吃吗?
疼痛是恶性循环,这样反而会使用药量不断增加;事实上,这种方式不符合WHO三阶梯止痛治疗原则;不仅不能省钱,还不利于疼痛的完全缓解、增加患者的痛苦,降低对医生、药物的信心;应该按医嘱规律地按时服药。
误区三:吗啡剂量越大说明病情越重?
事实上,疼痛是一种“主观”感受,不同人之间具有显著的差异;
不同人之间,即便是相同的疼痛强度所需要的止痛药剂量也不一定相同。有些患者需要高剂量的吗啡才能控制疼痛;因此,吗啡剂量的大小,不能反映病情的严重程度。
误区四:使用阿片类药物后出现不良反应停药吗?
事实上,恶心、呕吐一般仅出现在用药的最初几天,数日后症状多自行消失;便秘也可以通过正确的措施得到缓解;发生这些不良反应时不必停药,积极预防和治疗即可。
误区五:止痛药治标不治本,忍痛是美德吗?
无痛是人的基本权力;选择理想的药物并正确地使用,80%以上的疼痛患者都可以无痛;疼痛必须得到治疗,而且要规范化地治疗。
误区六:患者能不能判断自己的疼痛强度呢?
疼痛是一种主观的感受,因人而异;患者一定要规范地使用疼痛评估工具,目前全世界均是以患者的主诉作为疼痛评估的金标准。
误区七:使用非阿片类药物会更安全吗?
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对胃肠、肝、肾、血小板的危害大,有封顶效应;阿片类药物可以长期使用,无器官毒性,无封顶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