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喜、吗丁啉、保和丸、多酶片、泰胃美......这些都是常用的胃药,很多人胃不舒服时吃一种不管用就两三种一起吃,殊不知,这样做效果可能变得更差。
"酸碱药"一起吃。在人体内,胃液、胰液、小肠液等消化液的酸碱性质各不相同。中国医师协会消化科医师分会常务委员、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霍继荣教授向《生命时报》记者介绍,"与之相应,很多胃肠道疾病用药也有酸碱之别。"比如,胃酸分泌增多会引起烧心、胃痛、反酸等不适,可服用抗酸药,如碳酸氢钠片、铝碳酸镁(达喜)、氢氧化铝(胃舒平)等"碱性药"。食积、消化不良时也会有类似症状,但常用的保和丸等中成药则属于"酸性药"。若混用会影响疗效。
服药顺序混乱。慢性胃病常需要联合用药,服药次序不对也会影响疗效。如多潘立酮片(吗丁啉)等促胃动力药一般在餐前半小时服用,目的是加快胃排空。为了避免食物阻碍药物与胃壁接触,硫糖铝(胃溃宁)、枸橼酸铋钾(丽珠得乐)等胃黏膜保护剂,通常也在饭前半小时至1小时服用。但这两类药不宜同时服用,一定要岔开吃,否则后者可能来不及覆盖到胃黏膜上就被排出胃部。
另外,消化不良常会用到消化酶药片和促胃动力药。这里要注意,胃蛋白酶只有在胃酸的环境下才能发挥作用,如果同时吃了吗丁啉,使胃蛋白酶迅速进入小肠的碱性环境,就会影响药效。
吃完饭胃会胀———香砂六君丸。老觉得肚子有点胀,或者经常隐隐作痛;吃完饭症状加重,总是没胃口,打不起精神;舌头边缘有齿痕。这种老胃病属于脾胃气虚型,可选择香砂六君丸或补中益气丸。
一受凉就胃痛———香砂养胃丸。很多脾胃气虚型老胃病会"毛病越来越多",劳累或受凉后也会胃胀胃痛,还经常吐酸水。喝热水或捂着肚子会觉得舒服些,这说明已经发展成了脾胃虚寒型老胃病。常用中成药,如香砂养胃丸、温胃舒胶囊等都具有温中和胃的功效。
总饿却不想吃———养胃舒胶囊。胃里觉得烧,饿得比别人快,吃得却不多,口干舌红,大便干燥。这些症状说明胃里有虚火,属于胃阴不足型,可选择养胃舒胶囊。
有口臭常恶心———胃热清胶囊。老胃病除了上面三种虚证,还会有实证。如果总觉得肚子胀,舌苔黄而厚腻,口苦口臭,还时常恶心想吐,这都是湿热在"作祟",属于脾胃湿热型,可选择胃热清胶囊。
生气时症状重———胃苏颗粒。中医认为,肝的功能不顺畅会影响脾胃,导致肝胃气滞。如果老胃病经常在生气、烦躁、郁闷等情绪变化时发作,多属于这种类型。可服用胃苏颗粒、元胡止痛片等具有疏肝和胃、理气止痛作用的中成药。
(编辑:赵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