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新闻> 新闻调查 >概况

80后独一代多愿生二胎但对俩孩子争宠很头疼

发布时间: 2015-12-11 17:27:32      来源:网络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身为80后的独生子女,由于自身成长的孤独,多喜欢要二胎,但是对两个宝宝爱的平衡问题却经常感到头疼,如何平衡两个宝宝的情感投入?又如何解决两宝的争宠矛盾?80后独一代父母面临着养育二

80后独生子女多选择生二胎

[现象]

班里36个同学,二成有兄弟姐妹

对于同为独生子女的张先生和妻子吴女士来说,“再生一个”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体会到自己作为独生子女成长的过程太孤单,又有许多诸如以自我为中心的弊病。

“小时候,无数次跟爸妈抱怨,怎么不给我生个弟弟妹妹,可以一起玩。家里有两个小孩,一起玩耍,兄弟姐妹和谐相处,大的带小的,有事情有商有量,多好。”

家长Cindy说,这是她和老公打算孕育二胎时想象过无数次的美好画面。但有了两个孩子之后,想象中的美好画面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却是比单宝家庭更多的纠结和困惑。

在别人眼里,吴女士是个很让人羡慕的“儿女双全”的妈妈。

“老公工作很忙,两宝的教育、琐事都是我管,这负担有点重,最主要的是精力分配不过来。”有了女儿后,吴女士开始做全职妈妈,虽然叫了保姆帮忙,对子女教育很上心的吴女士还是全年无休,不仅劳力更劳心。

现在,她的生活基本围绕着两孩子转。早上,敦促刚读一年级的儿子起床、吃饭,送儿子上学。回来照顾两岁的女儿,一周两次陪女儿去早教班。下午两点多出发去接儿子放学,回家监督做作业,然后陪儿子打球,吃晚饭,再监督儿子练习钢琴45分钟。

儿子在幼小衔接的转折期,吴女士特别在意,这几个月,她的精力几乎都用在儿子身上。大宝这个时候太重要,不能马虎。相对来说,小宝现在教育的事情少些,就只能把小宝交给保姆照顾。

吴女士说,对大宝焦虑的同时也会对小宝心生愧疚,小宝正是对语言、活动极有兴趣的时期,也是对一些生活习惯养成的好时期,希望妈妈陪伴,要抱要玩,她却分身乏术。

独生子女的成长孤独,萌生二胎意愿

“现在觉得二胎唯一一个好处,就是大孩子的幼小爱心被激发出来了。大宝心情好的时候,会陪小的玩,很耐心,但也只停留在他心情好的时候。”吴女士说,女儿从出生后一直很乖巧,很少哭闹。起初,儿子没什么特别的表现,但在女儿一周岁有一定语言和行动能力、开始讨大人喜欢后,她发现大宝不一样了。

“我就很奇怪,一下怎么那么作啊?我就发现他不大愿意让,就是一些很一般的东西,比如玩具、吃的东西,其实大家都有,但就是要抢,小的是出于本能,但大的就带着不好的情绪,互不相让。很明显会觉得大的过分了,但指出来,跟他说道理,很难有用,最后就发展成哭闹。”

吴女士感觉到,大宝有一种情绪,觉得这个家的所有东西都是“我”的,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愿意分给你就分给你,不高兴就可以不分给你。

大女儿读二年级、小女儿11个月的陈女士深有同感。“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说,妹妹讨厌,太吵了,对妹妹有敌意。毕竟,她是家里唯一的关注点持续了六年时间,她还是觉得,家里多了一个人,把她原本拥有的很多东西都分走了。”

陈女士经常给大女儿做思想工作,让她们要好好相处,姐姐要让着妹妹,但最让陈女士头疼的是,道理大女儿都懂,但具体到哪件事情上,做起来就没那么懂事了。没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经验,只用这些口号式的语言,让陈女士觉得,说服大女儿很捉襟见肘。

大宝的负面情绪,家里多出个“抢”东西的人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大一部分二胎妈妈会在怀小宝时,对大宝怀有一种愧疚的心理。

“怀孕后的身体原因,陪大宝的时间就少了,会觉得对大宝很抱歉。”家长吴女士说,之前每个暑假,都会带大宝出去旅游,为了让大宝不要有太大的失落感,在怀小宝7个月时,她还坚持独自带儿子出去旅游。“那时候已经弯不下腰,帮孩子洗澡只能跪在地上。”但身体上的疲惫,和心理负担比,根本不算什么。

林女士发现,和同龄的双宝妈妈接触,这些妈妈几乎都会把重心放在大宝身上,小宝普遍比较受忽视。“和大宝进入入学年龄有关,小宝还处于照顾期。碰到二宝教育问题能一起讨论的朋友很少。就算一些二宝的妈妈,在一起聊,大多时候也只会聊些,你家大的最近学了点什么,成绩怎么样。很少涉及到应该怎么处理二宝关系。”

“现在最大的希望就是,等小宝比较折腾人的时候,大宝已经很能搞定了,不然两宝一起折腾,疯了。”林女士说。

“另外一个担心是以后二宝发展不平衡。一个好,一个不好,一儿一女还好,如果两个性别相同,对家长对小孩来说都是个问题。”吴女士说出了她的另一个纠结。

怀小宝时,家长对大宝心存愧疚

把两宝当成一个整体考虑

家有两宝,怎么平衡协调他们的关系?

天长小学的丁琳老师接触过不少家有二宝的独生子女家长,她发现,很大一部分家长在养育二宝时,并没有意识到把二宝当成一个整体,而是相当于养了两个独生子女。她认为,如果能整合好二宝的关系,整体来考虑,能事半功倍。

丁琳老师分享了她遇到的一件事情。一次她去家访一户二宝家庭,妹妹还没上幼儿园,哥哥要上小学。妹妹见到老师很兴奋,说,我喜欢这个老师,哥哥不喜欢这个老师,我要上学。这个时候哥哥叫起来了:“我喜欢的!”

“我觉得抢着读书是很好的事情,小孩都很渴望长大,在二宝家庭里,大的又比小的更早进入新的成长阶段,如果引导得好,大孩子能带动小的孩子。运用好合理的教育资源,对家长来说,也能减少工作量。”

卖鱼桥小学校长王怡芳说,虽然没有特别统计过,但了解到有二宝的家长不少,而且经常会在家长会上看到有大肚子妈妈。王校长说,有一个问题是家长的某些做法会让孩子觉得不公平,但家长可能没有意识到,而且家长以自己的教育理念考虑,觉得这并不是什么问题。但事实上,孩子并不了解。“沟通不对称就会产生误解,所以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尤其在二胎家庭中,很需要加强。”

建议

批评大宝时最好不要当着小宝的面

国家注册心理咨询师滕燕,多年来从事儿童心理行为干预的研究。她接触过不少有二宝的家庭:“大的孩子出现心理问题比较多,最主要是觉得失落,不被重视。”

她曾遇到过一个极端的例子,一个8岁的姐姐,有一个3岁的弟弟,姐姐非常讨厌弟弟,经常用语言、行为攻击弟弟。但攻击行为并没有让她开心一点,她自己的情绪也非常差。这种对弟弟的厌恶情绪,甚至还波及到了学校,她讨厌所有的男生,对她整个的人际交往都有了严重影响。

对双宝情感的平衡,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滕燕提醒,要根据孩子的个性调节。另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大宝做的不妥,一定要单独和他谈,而不要当着小宝的面,当着小宝的面通常会让大宝更加难以接受并心存误解。

滕燕还注意到,很多家有二宝的家庭,由于养育的压力大,找了祖辈帮忙。但三代同堂也会随之带来问题,比如父母有很强烈的平衡双宝的意识,但祖辈却毫不掩饰对某个孩子的喜爱,这会打破父母建构起来的家庭情感平衡。(金丹丹)

相关阅读:

北京2300户获批单独二孩申请“即来即批”

9省份正式启动单独两孩新政20省份推时间表

大龄女生育二胎最好做产前评估

武汉“双独”夫妻增多二胎年出生人数达1.49万

[现象]

班里36个同学,二成有兄弟姐妹

对于同为独生子女的张先生和妻子吴女士来说,“再生一个”很大的一个原因,是他们体会到自己作为独生子女成长的过程太孤单,又有许多诸如以自我为中心的弊病。

“小时候,无数次跟爸妈抱怨,怎么不给我生个弟弟妹妹,可以一起玩。家里有两个小孩,一起玩耍,兄弟姐妹和谐相处,大的带小的,有事情有商有量,多好。”

家长Cindy说,这是她和老公打算孕育二胎时想象过无数次的美好画面。但有了两个孩子之后,想象中的美好画面并未出现,取而代之的,却是比单宝家庭更多的纠结和困惑。

在别人眼里,吴女士是个很让人羡慕的“儿女双全”的妈妈。

“老公工作很忙,两宝的教育、琐事都是我管,这负担有点重,最主要的是精力分配不过来。”有了女儿后,吴女士开始做全职妈妈,虽然叫了保姆帮忙,对子女教育很上心的吴女士还是全年无休,不仅劳力更劳心。

现在,她的生活基本围绕着两孩子转。早上,敦促刚读一年级的儿子起床、吃饭,送儿子上学。回来照顾两岁的女儿,一周两次陪女儿去早教班。下午两点多出发去接儿子放学,回家监督做作业,然后陪儿子打球,吃晚饭,再监督儿子练习钢琴45分钟。

儿子在幼小衔接的转折期,吴女士特别在意,这几个月,她的精力几乎都用在儿子身上。大宝这个时候太重要,不能马虎。相对来说,小宝现在教育的事情少些,就只能把小宝交给保姆照顾。

吴女士说,对大宝焦虑的同时也会对小宝心生愧疚,小宝正是对语言、活动极有兴趣的时期,也是对一些生活习惯养成的好时期,希望妈妈陪伴,要抱要玩,她却分身乏术。

独生子女的成长孤独,萌生二胎意愿

“现在觉得二胎唯一一个好处,就是大孩子的幼小爱心被激发出来了。大宝心情好的时候,会陪小的玩,很耐心,但也只停留在他心情好的时候。”吴女士说,女儿从出生后一直很乖巧,很少哭闹。起初,儿子没什么特别的表现,但在女儿一周岁有一定语言和行动能力、开始讨大人喜欢后,她发现大宝不一样了。

“我就很奇怪,一下怎么那么作啊?我就发现他不大愿意让,就是一些很一般的东西,比如玩具、吃的东西,其实大家都有,但就是要抢,小的是出于本能,但大的就带着不好的情绪,互不相让。很明显会觉得大的过分了,但指出来,跟他说道理,很难有用,最后就发展成哭闹。”

吴女士感觉到,大宝有一种情绪,觉得这个家的所有东西都是“我”的,包括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我愿意分给你就分给你,不高兴就可以不分给你。

大女儿读二年级、小女儿11个月的陈女士深有同感。“她心情不好的时候就会说,妹妹讨厌,太吵了,对妹妹有敌意。毕竟,她是家里唯一的关注点持续了六年时间,她还是觉得,家里多了一个人,把她原本拥有的很多东西都分走了。”

陈女士经常给大女儿做思想工作,让她们要好好相处,姐姐要让着妹妹,但最让陈女士头疼的是,道理大女儿都懂,但具体到哪件事情上,做起来就没那么懂事了。没有可操作性的具体经验,只用这些口号式的语言,让陈女士觉得,说服大女儿很捉襟见肘。

(责任编辑:zxwq)

标签阅读: 80后 独生子女 二胎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独生子女“护理假”   能让独生子女不再负重前行吗?
独生子女“护理假” 能让独生子女不再负重前行吗?
很多人都说,现在独生子女有了护理假,和家人团聚的时间会更多。百善孝为先,对于传统的中国家庭来说,“孝道”二字一直深深根植人心。 [详细]
2019-02-28 09:38:47
独生子女小气成常态  如何解决吃独食的现象
独生子女小气成常态 如何解决吃独食的现象
如今,随着优生优育的思想的影响,很多家庭也是面对着种种的压力,这些压力的形成,让很多的家庭选择只生一个孩子,这一个孩子的教育自然是十分受关注的,尤其是很多的孩子什么都是一个人拥有 [详细]
2019-01-07 19:16:04
四川照料假拟调整 独生子女每年最多15天
四川照料假拟调整 独生子女每年最多15天
对于独生子女来说,一边忙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一边照料自己年迈的父母,真的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四川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29日在成都举行。提请大会二次审议的《四川省老年人权益保 [详细]
2018-05-30 10:03:28
独生子女看似幸福 但这些心理问题不可忽视
独生子女看似幸福 但这些心理问题不可忽视
  最近我们能从很多网络新闻得知,虽然国家已经放款了二胎政策,但不少年轻人还是表示不想要孩子,我国的人口生育率明显放缓,大多数家庭还是独生子女家庭。但独生子女家庭的教育弊端非常明显 [详细]
2018-02-09 14:59:44
多省份实施独生子女家庭老人护理假  每年天数高达半月以上
多省份实施独生子女家庭老人护理假 每年天数高达半月以上
如今全国老年人口较多,一对夫妻可能需要同时抚养四个老人,养老压力相当大。鉴于此,我国多省份都在优化养老保障政策,独生子女在父母患病住院期间请假到身边陪护不再是奢望。全国老龄办20 [详细]
2018-01-26 09:17:52
盘点独生子女存在的五个心理通病
盘点独生子女存在的五个心理通病
在21世纪,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一方面是因为养孩子太难,一方面是之前受到国家政策的限制,这些孩子是父母的掌中宝,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掉了。由于家庭的溺爱,很多独生子女都有一些心 [详细]
2017-12-19 14:21:32
简述独生子女的心理表现通病 具体有哪些呢
简述独生子女的心理表现通病 具体有哪些呢
对于家长来说,孩子的健康成长就是最重要的,需要大家更好的更有耐心的去带孩子。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孩子自己带和给父母带是有一定的差别的。小编了解了一些,和大家说说相关的差别。 [详细]
2017-12-01 16:04:17
独生子女护理假 最高陪护假每年累计20日
独生子女护理假 最高陪护假每年累计20日
  由于计划生育政策和人们观念的改变,老一辈很多家庭只有一个孩子,孩子长大了工作了父母就孤单了,所以很多省份针对这种社会现状,推出了独生子女护理假。本月,黑龙江明确了本省的“独生子 [详细]
2017-10-28 09:48:55
8岁女孩遭陌生女子从教室拐走砍伤 独行逃生
8岁女孩遭陌生女子从教室拐走砍伤 独行逃生
近日,都昌县一起女童遭陌生女子拐走并持刀砍伤事件广受关注:8岁女孩小怡(化名)在该县大树乡一辅导班上课时,遭一名陌生妇女从教室内带走。在诱拐途中因为女童反抗该女子持刀女童左臂砍出两 [详细]
2017-07-22 14:00: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