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偏方> 皮肤偏方> 牛皮癣偏方 >概况

手足癣的中医病因病机与外治法

发布时间: 2016-03-07 13:25:14      来源:就爱偏方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手、足癣是致病性皮肤丝状真菌侵犯指(趾)间、手、足掌皮肤所引起的皮肤病。临床上急性损害以丘疹、水疱,慢性损害以鳞屑角化为特点。手癣中医称之为鹅掌风。如《医宗金鉴外

手、足癣是致病性皮肤丝状真菌侵犯指(趾)间、手、足掌皮肤所引起的皮肤病。临床上急性损害以丘疹、水疱,慢性损害以鳞屑角化为特点。 手癣中医称之为“鹅掌风”。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鹅掌风记载:“此证初起紫白斑点,叠起白皮,坚硬且厚,干枯燥裂,延及遍手。”足癣与中医学文献中记载的“田螺疱”“臭田螺”相似。如《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记载:“田螺疱,此证多生足掌,而手掌罕见……初生形如豆粒,黄疱闷胀,硬疼不能着地。连生数疱,皮厚难于自破,传度三五成片湿烂;甚则足跗俱肿,寒热往来。” 病因病机 中医认为,本病多由湿热下注,或因久居湿地染毒而成。 现代医学认为,本病多为红色毛癣菌、须癣毛癣菌、石膏样发癣菌、絮状表皮癣菌等感染引起,主要为红色毛癣菌。发病与密切接触传染源有关,用手搔抓患处或与患者共用鞋袜、手套、脚盆等,且与发病气候有关,特别是湿热气候。 主要症状 好发人群:多累及成年人,男女比例无明显差别。 分布部位:足癣的分布可散发或密集分布,多先自一侧发生,时久亦可蔓延至对侧。皮损均可延至到足背,形成弧状或环状边缘,表面有丘疹、鳞屑,形态与体癣相似。手癣的病损常局限一侧手,久之可波及对侧,通常于手指某一部位发病,逐渐蔓延至整个手掌,如是念珠菌感染,常发生于第三、四指间。 皮损特点 1.足癣:根据皮损表现的不同可分为四型,但可同时或交替出现,或以某一型为主。 (1)水疱型:以小水疱为主,散在或成群分布,水疱干燥后可有脱屑,多发生于足跖中部或趾间,瘙痒剧烈。 (2)丘疹鳞屑型:最常见,多见于趾间,皮损为丘疹鳞屑,界限清楚。足跖及其侧缘反复出现针头大小丘疱疹及疱疹,有不同程度炎性反应和痒感,疱干后脱屑,反复发生,病情稳定时常以脱屑表现为主。 (3)浸渍糜烂型:以4~5和3~4趾间最常见,表现为趾间糜烂,浸渍、发白、糜烂,瘙痒剧烈,可继发细菌感染。 (4)角化过度型:常见于足跟、足跖及其侧缘。表现为粗厚、脱屑、干燥、皲裂。常发生于病期较长、年龄较大的患者。 2.手癣:临床表现与足癣大致相同,但分型不如足癣明显。初起为水疱,以脱屑、粗糙、角化增厚。从小片开始,逐渐扩展成大片。常限于一侧手掌。 3.自觉症状:自觉瘙痒,皲裂时自觉疼痛。 4.病程:病程一般需要1~2个月,如不断绝传染源,仍可反复发作,多年不愈。 诊断要点 部位(手足趾指间、掌跖部)+皮疹(水疱、浸渍、角化、鳞屑)+症状(痒、剧痒)+实验室(真菌镜检阳性)。 类证鉴别 1.慢性湿疹:皮疹呈多形性,境界不清,倾向渗出,真菌检查阴性。 2.汗疱疹:多发生于手足多汗的患者,对称发生,夏秋较剧,往往自然消退,易致继发感染。真菌检查阴性。 中医治疗 辨证施治 1.湿热内盛,兼感毒邪型 主症:可见水疱,或聚集成大疱,疱液清或呈淡黄色,手指及足趾间可见浸渍、糜烂、渗出;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滑。 治法:清热凉血,除湿解毒。 处方:解毒清热汤加减。 方药:蒲公英30克,野菊花15克,大青叶30克,紫花地丁15克,蚤休15克,天花粉15克,赤芍9克,。 2.血燥生风,肌肤失养型 主症:皮肤肥厚,脱屑明显,可出现皮肤干燥,皲裂;舌质淡红苔少,脉沉细。 治法:养血润肤,健脾和胃。 方药:茯苓15克,苍白术各10克,当归10克,丹参10克,鸡血藤15克,赤芍10克,生地15克,陈皮6克等。 外治法 1.汗疱型:用土大黄、黄精适量,煎液,冷敷,每日3~4次,每次1~2小时。 2.浸渍糜烂型:马齿苋适量煎水外敷,每日2~3次,每次1~2小时,湿敷后外用祛湿油膏。 3.鳞屑角化型:苍肤洗剂(苍耳子15克,地肤子15克,土槿皮15克,蛇床子15克,苦参15克,百部15克,枯矾6克),煎水3000毫升浸泡后,外用黄连膏(黄连面10克,凡士林90克,)涂于皮损表面。 西医治疗 外用药物治疗 1.汗疱型有急性水疱糜烂及分泌物时,可用1:6000~1:4000高锰酸钾溶液,每次20~30分钟热浸,或0.1%利凡诺液、3%硼酸液做湿敷,每日3~4次,每次1~2小时。待炎症消退后,可予5%鱼石脂软膏、10%硫磺氧化锌泥膏。糜烂完全平复后,可选10%福尔马林酒精、土槿皮酊、10%冰醋酸等外涂。 2.对轻度鳞屑角化型,每天可选用上述药水及复方苯甲酸软膏,亦可先用食醋50~100毫升,加入洗脚水中,浸足10~15分钟,擦干后再涂以上各药。对鳞屑角化明显者,除用醋剂浸泡外,外用10%水杨酸软膏涂患处,上覆一层油纸或塑料薄膜,外加绷带,包扎48小时后除去,换用凡士林绷带,如此反复,直至角质剥离为止。剥离后外涂2%~3%碘酒。 3.对于浸渍糜烂型,可先用枯矾粉或脚气粉,待收干脱皮后再改用1%克霉唑或土槿皮酊。 4.对有继发感染者,应先用抗菌药物控制感染,再进行抗真菌治疗。 系统药物治疗 对于泛发型或慢性迁延型应给予口服抗真菌药,如特比萘芬250mg/日、依曲康唑200mg/日或氟康唑50mg/日,疗程2~4周。 笔者认为,本病治疗以外治法为主,要根据不同类型选择不同的药物。对于足癣湿疹化和癣菌疹,应先控制过敏反应,进行抗敏治疗,必要时系统应用抗真菌药物,局部尽量避免刺激。 在防护上要注意个人卫生,注意保持干燥,夏季宜穿透气性好的凉鞋或布鞋,不穿胶鞋,家族或集体中分开使用浴盆、毛巾、拖鞋等用具,避免不良理化因素的刺激,治疗期间避免用肥皂、洗衣粉、洗洁剂等碱性物质。治疗要有耐心,坚持长疗程,彻底治愈。

(责任编辑:zxwq)

标签阅读: 手足 癣 的 中 医病 因病机 与外 治法 手 、

分享到:

相关阅读

老年便秘的病因及病机是什么  看看中医如何治疗?
老年便秘的病因及病机是什么 看看中医如何治疗?
老人的身体消化能力,会随着年纪的增长,慢慢走下坡路。中医上的便秘系“太阴之厥,则腹胀满,后不利“(《内经》),便秘有“阴结“、“阳结“、“脾约“之称(《伤寒论》)。应“以药滑之“, [详细]
2018-12-13 15:01:42
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是什么?
失眠的中医病因病机是什么?
人的正常睡眠是大脑皮质功能和植物神经功能的正常表现,在中医学中称为“神”。古代医家虽知与脑有关,称“脑为元神之府”,但多数认为是心、肝 [详细]
2016-11-10 10:28:03
经行乳房胀痛的病因病机
经行乳房胀痛的病因病机
本病以乳房胀痛随月经周期性发作为辨证要点,治疗以行气豁痰、疏通乳络为大法。一、肝郁气滞型主要证候:经前乳房胀痛或乳头痒痛 [详细]
2016-10-24 11:04:00
肝胆湿热的病因病机和食疗方法
肝胆湿热的病因病机和食疗方法
从中医角度讲,肝胆湿热指湿热之邪蕴结肝胆的病证。多由外感湿热之邪,或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所致。症见胁肋胀痛灼热,腹胀厌食,口苦泛恶,小便短赤或黄,大便不调,或身目发黄,舌红苔黄腻,脉 [详细]
2016-09-23 11:24:02
盗汗的病因病机和分类
盗汗的病因病机和分类
中医对盗汗很早就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在春秋战国时期成书的《黄帝内经》中称为“寝汗”。“寝”是指睡觉,有个成语叫“废寝忘食”,是说顾不得睡觉并忘了吃饭。很显然“寝汗”就是在睡觉的时候出 [详细]
2016-09-23 11:23:56
手机辐射已成先心病新诱因
手机辐射已成先心病新诱因
摘要: 手机辐射已成先心病新诱因, 年轻的“准父母”和父母要打醒精神了!别忘了让你们的小宝宝在胎儿期和出生后进行先天性心脏病检查,以保证他们能有个健康的未来!有新的资料 [详细]
2016-06-30 17:16:44
腰椎增生的病因病机
腰椎增生的病因病机
腰椎骨质增生症,又称肥大性腰椎炎、增生性脊椎柱炎、腰椎骨刺、骨赘等。是常见的退行性骨关节病,实质上是一种代偿改变。其病程迁延,缠绵难愈,历来有腰痛腿痛,医生头痛之说。脊椎骨是人体中 [详细]
2016-06-28 17:44:16
疖病因病机
疖病因病机
由于内郁湿火,外感风邪,两相搏结,蕴阻肌肤而成;或由于在夏秋季节感受暑湿热毒之邪而生;或因天气闷热,汗出不畅,暑湿热毒蕴蒸肌肤... [详细]
2016-06-28 17:44:15
中医认为癫痫的病因病机有哪些
中医认为癫痫的病因病机有哪些
祖国医学对癫痫病因学的认识,大多归于外感六淫,情感失调,先天因素,饮食不节,劳累过度,痰浊上扰,闭塞清窍,蒙蔽心神,壅遏经络,均可引发癫痫。常见的病因可简单概括为“风”、“痰”、“ [详细]
2016-06-28 17:4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