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心理> 亲子教育 >概况

绥宁二小女生跳楼,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处理矛盾

发布时间: 2015-06-09 13:55:45      来源:久久健康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据与万某同班同学介绍,万某是一个懂事、成绩不错的女孩,因此事被老师批评和责令写检讨后,情绪波动较大,怕父母责骂,流露出轻生的念头。6月5日放学回家路上,万某与同行的同学说:想死,想

​  事件的起因:同桌之间争座位闹矛盾

  死者万某,女,现年11岁,家住绥宁县枫木团乡,随父母居住在县城沿河街,系绥宁县长铺二小五年级六班学生。

  5月28日早读课时,与万某同桌的孟某某(女)因座位发生争执,两人对骂,并互掐对方。

  早读课后,万某与孟某某又相互对骂了几句,班上有4位男同学围观助威,有人还打、掐过孟某某。

  5月30至6月1日,放假期间,孟某某的奶奶带她洗澡时,发现其身上多处青紫,遂追问原因。在其奶奶多次追问下,孟某某说出了自己在学校被打被掐的情况。孟某某的亲属很气愤。

  事件的发展:学生家长讨说法

  6月2日,学校复课。孟某某的爷爷、奶奶、叔叔、婶婶4位亲属来到长铺二小,首先到教室找到万某及其他4位同学,责骂了他们。当得知班主任于老师因病请假,由数学老师侯老师代理班主任时,孟某某的亲属便要求侯老师处理此事。当日上午9时,侯老师将孟某某的爷爷等人和万某等5位学生叫到自己办公室,了解事件的经过后,对当事学生进行了批评教育,万某等5位学生也当面向孟某某道了歉。

  当天放学回家后,孟某某向其亲属反映,因自己经常不按时完成作业,班主任于老师对其教育方式过于严厉。其亲属觉得于老师的作法欠妥,决定第二天再找学校领导反映情况。

  6月3日,孟某某的爷爷、奶奶及叔叔、小爷爷、姑奶奶5位亲属又来到学校,头一天没有来学校的孟某某的姑奶奶站在教室讲台上责骂了万某等学生。然后,他们找到代理班主任侯老师,讲明来学校的主要目的是向学校领导反映于老师的情况。侯老师引导孟某某的亲属到校办公室找到副校长唐晖反映情况,约定第二天再到学校来处理。当天下午,唐晖副校长在找相关老师了解情况后,又安排侯老师从班上叫来包括万某在内的4位学生,就孟某某的亲属反映于老师教育方式的问题进行了解。此间,未涉及5月28日万某与孟某某矛盾纠纷一事。

  6月4日上午,孟某某的爷爷、奶奶及叔叔、姑奶奶、姑爷爷5位亲属如约来到学校。校长向平江、副校长唐晖向孟某某的亲属通报了学校掌握的有关情况,并听取了孟某某亲属的意见,因班主任于老师正休病假,孟某某的亲属同意下周协调解决此事。同时,孟某某的亲属还提出,要与万某等5位学生家长见个面,把事情说妥,以免同学之间以后再闹矛盾。当天下午,侯老师打通了学生刘某某母亲的电话;6月5日上午,又打通了死者万某母亲的电话,向她们通报了学生之间在校闹矛盾纠纷的情况,并约定下周到学校解决问题,因其他3位学生是寄宿生,侯老师决定待确定时间后,再通知其家长。

  6月5日,正在休病假的班主任于老师特意回校了解万某、孟某某闹矛盾情况,在上午第一节课前,于老师召集万某及其他4位学生了解情况,并就万某与孟某某等人闹矛盾纠纷一事,要求每位学生写了一份检讨书。据另4位同学介绍,于老师当时并未对他们进行严厉批评。

  事件的结果:纵身一跃酿悲剧

  据与万某同班同学介绍,万某是一个懂事、成绩不错的女孩,因此事被老师批评和责令写检讨后,情绪波动较大,怕父母责骂,流露出轻生的念头。6月5日放学回家路上,万某与同行的同学说:想死,想跳楼。

  当天傍晚六点左右,万某回到县城沿河街租住房屋的七楼跳下,被送往县人民医院,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情发生后,当地党委、政府高度重视,迅速在第一时间组织公安、监察等部门介入调查,校方与万某的亲属也正就善后事宜进行协商。

  11岁,花一般的年龄,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消逝,一朵鲜花就这样凋零。痛定思痛,带给我们的是无尽的思考。

  愿逝者安息!生者安泰!愿悲剧不再重演!

  在生活中,矛盾无处不在。小孩子在平时与同学之间交往时,难免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小磨擦,小碰撞,有时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小磕碰、一次小接触,或一个道听途说,许多时候还是误会造成的。所以正确认识和引导小朋友之间的矛盾,对孩子的成长、锻炼和提高孩子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有着重要帮助。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即是导师,更是榜样。

        作为孩子的家长怎样来看待,引导孩子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呢?我认为可以探索以下一些方法:

  方法一:教孩子分析问题根源

  小朋友之间发生矛盾,首先是希望得到大人的帮助,况且自己认为自己都很在理,这时,作为孩子的父母一定不要人云亦云,偏袒孩子,要细致了解孩子们之间发生矛盾的原因。帮助孩子认识到问题究竟出在哪儿,然后自己想办法解决。

  方法二:启发孩子想办法解决

  找出问题的原因后,孩子对如何处理和解决仍然是比较迷茫的,或者想出一些错误的解决方式。这就需要大人引导他如何正确处理比较恰当。家长一定要站在公正和负责任的立场来进行指导,这样才能养成孩子正确的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勇于承担责任品质。孩子们之间的矛盾,我们首先建议他暂时适度保持和那个同学距离的同时也让他帮助这个同学要真诚,而不是批评、嘲讽和炫耀。另外告诉他帮助和辅导同学要有技巧,要循序渐进,多站在同学的立场考虑问题,多表扬同学的优点、和同学一起进步等。同时,我们也和那位同学的家长积极联系,共同引导孩子处理解决矛盾。尽量让孩子自己想办法,自己融洽。

  方法三:让孩子自己面对矛盾

  同学之间出现矛盾后,大多孩子都不愿意去面对和解决这个矛盾,有告诉大人和老师期望解决的。也有采取逃避的。这个时候如果不能叫孩子勇敢的去面对和解决,容易纵容孩子一遇到困难或麻烦,就本能地找父母或老师解决的习惯。这个时候,大人应该积极鼓励孩子尝试去解决,多用“你有什么好的主意?” “你觉得你们应该怎么做?”等提问,让孩子感到自己有权利也有责任去思考如何解决自己的问题。通过解决问题会让他更自信。下一次,他也就有了勇气自己去处理和小朋友之间的矛盾了。

  家长正确看待矛盾,正确引导孩子处理与同学之间的矛盾,是提升孩子交际能力、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孩子逐步走向成熟的一个重要过程。每一次成功,对孩子都是一种锻炼,一种提高。所以,为使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更自信、更成熟。更能在处理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当好孩子的导师,做好孩子的榜样。

编辑:秦超

标签阅读: 绥宁二小 跳楼 抢座位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大学生太疯狂为抢公交座位刺伤两乘客
大学生太疯狂为抢公交座位刺伤两乘客
最新最快最全的明星新闻第一时间了解他们的行踪动态绯闻丑闻 [详细]
2016-04-13 16:5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