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心理> 亲子教育 >概况

父母也是普通人,怎么接纳他们的不完美?

发布时间: 2015-12-16 10:39:32      来源:久久健康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一个为三岁儿子刚刚换了工作的母亲对我说:“之前那份工作出差太多了,陪儿子的时间太少。现在想想,那几年拼死拼活为了什么啊?”然后她又说出了那句在我听来是鬼打墙的魔咒(这句话被反复从不

  母亲的本能局限:总是把子女当作“孩子”,而不是一个“人”;其实子女又何尝没有本能局限呢:总是把母亲当作“圣母”,要求无限的爱与牺牲。
  在女儿面前,母亲是难做的:“自我 ”太弱会让女儿轻视, “自我”太强又让女儿怨恨。祥林嫂那样的母亲固然得不到女儿的同情,但像包法利夫人或安娜·卡列尼娜那样永不忽视自我欲望,并将所谓的“爱情”或“梦想”凌驾于“照顾子女”之上的母亲,又会得到几个女儿的认同与理解?
  我有一个女朋友,很罕见地,视母亲为偶像。的确,她的母亲是个大美人,长得像林青霞,才艺又卓绝,在女儿五岁的时候就只身去欧洲学习艺术。三年后,这位母亲回国和父亲离了婚,原因是在巴黎遇到了真爱,从此远赴他国。后来她的母亲每年寄回大量的衣服和书籍,给她写许多信,督促她在学识和眼界上追求精进。她觉得母亲酷毙了,是个光芒万丈的女神,穿着最美丽的衣服,做着最自由的选择,周游列国,曼妙无边——她就要成为这样的女人。
  可是,在她16岁跑到法国找母亲赞助她出国时,母亲拒绝了她。她一下子启动了对母亲“自私冷酷”的评价,她站在母亲对面,说她抛弃她,说她这么多年来只为自己而活,从未关心过在这世上缺乏母爱的、可怜的女儿。她一边哭一边惊讶地发现,自己积累了那么多不满,像细小的雪花在心上悄悄地覆盖了一层冰:无论眼前这个女人活得多么精彩,也抵消不了她的积怨,也不可能让她们亲密起来。
  女儿与母亲,褪下“母女情深”这种主流话语里简单扁平的词汇包裹,回归到两个人的相处核心,不免有一场长长的误读与误解,甚至长过生命。我们无法选择父母,也无法选择子女, 却又偏偏对他们抱有最天真最甜美的期待。我们期望父母有很多的爱和很多的能力,能时刻关注我们的需求,做我们最好的朋友,跟得上我们的思维,像别人的父母那样总把子女放在第一位;我们期望子女聪明好看,朝气蓬勃,带着新生的力量,同时又依恋我们,既让我们感受到生命之轮向前征服的欣喜,又能窥见余生里老有所依的温暖。
  可是,我们都被那铺天盖地的期待所蒙蔽了,以至于我们太容易忘记一个重要的事实:父母与子女,也不过是一场偶然与偶然的相撞罢了。这两者若能够成为相互欣赏的朋友,是这一场相撞中最好的结果。而多数情况是:大家彼此都很难理解对方的言行。一个朋友明白无误地说:“为什么这个社会要如此强调血亲的作用,亲人就一定是亲密的吗?人和人的亲密关系难道不应该是建立在价值观一致的基础上吗?”而另一个朋友则说:“朋友对我非常重要,因为朋友是我自己选择的‘亲人’。”
  破除对血亲的迷信,看似大逆不道,却具有人本主义的意义,也能让我们以更平和健康的心态来看待父母。在中国传统文化里,血亲的权威性是地基,子女必须无条件地属于与服从父母,父母也必须以繁衍为重任—两者都必须对彼此的终生负责。在这种背景下,血亲之间没有个人边界,你的就是我的,我的也是你的,大家共享空间,也必须共享精神:无论你是花生、玉米、大豆还是芦荟,来,来,我们混在一起,煮成一锅和谐的粥,煮掉一切差异性。
  而家庭代际间出现了矛盾,至少是一种进步,说明起码其中一方不愿意在一锅黑糊糊的粥里煮掉“自我”。有了“自我”的觉醒,才会有“边界”的崛起。对“血亲”产生质疑,也是一个人走向独立的必经之路。没有叛逆过的少年,几乎不可能成长为一个有所作为的成年人。
  可是,无论是第一次还是第N次对父母心生不满,我们都会被分裂感和痛苦所击中,这种感觉越是强烈,越是意味着我们把父母和自己看成紧紧的一体,父母的一举一动都牵扯着我们脆弱的神经。不过,一味讨伐母亲也不是我的本意,毕竟,与母亲的战争会消耗我们生活中原本就不多的平静与幸福。无论一个人拥有怎样的父母,他/她都不能以此为借口停止追求属于自己的平静和幸福——这才是我写这两篇文章的初衷。所以,我要指明的是,许多女儿最大的局限,是无论她们看起来多么叛逆与愤怒,她们仍然认为母亲是自己命运的保姆,要对自己不够如意的生活负责。有时候,女儿和母亲的战争太频繁,以至于女儿们忘记了要勇敢去面对真正的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在以下几种母女之间常见的矛盾中,女儿潜意识里试图以“战争”来转移却又转移不了的真相:
  母亲的言行
  女儿的反应
  真正的问题
  不愿资助16岁的女儿出国。
  “其他父母都可以做到,她却不愿意做,就是自私。”
  女儿这些年一直不能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每当疲倦之时,就会追溯到母亲当年不送自己出国,认为是这个行为断送了自己的前途。而事实是,要追求喜欢的事业,本身就
  要付出足够多的努力,而且要学会接受经常遇到的不顺利。
  “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再不结婚就生不出孩子了。”
  暴跳如雷,直接挂掉电话。
  女儿面对很强大的社会压力,同时也有很强烈的恐惧:生育年限是个逃避不了的事实。在这个尴尬的年纪,她的人生正面临艰难的选择。即便没有母亲的唠叨,她也必须要处理
  这个难题。
  “你 从 小 就 不 好看,现在还能当主持人?真是奇迹。”
  “就是因为她从小就不肯定我, 我才变得这么自卑和悲观。”
  女儿从高中就意识到了母亲喜欢打击自己,一直到30多岁,每当她克服不了自卑时,就能归因到母亲的打击。事实是,因为这样的归因依赖,她一直心安理得地停留在小女孩阶段,没有激发出原本就有的勇气。
  母亲在婚姻中过于隐忍,即便父亲出轨也不说什么。
  “就是因为她对男人没有任何要求,我结婚时也不替我把关,才会导致我婚姻失败。”
  女儿结婚时选错了一个男人,她难以接受自己犯下的错误,于是找到一个借口:是因为家庭教育导致的判断失误。事实是,选错人是常有的事,有些伤害和弯路不可避免,她必须锻炼出自我纠错的能力。
  这样的例子可以列出很多。母亲当然对我们有重大影响。心理学的发展与普及,让我们更轻易就能从自己的言行中找到母亲的作用——当然,多半是负面作用。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想很多人用错了心理学:将家庭或父母的作用视为不可能逾越的山峰,将生活中的遭遇归结于这座山峰带来的阴影,甚至沉溺于这阴影不能自拔,而忘记了轻装上路。其实有时只需一点行动,那吓人的山峰不过是一个小山坡而已。
  面对不完美的父母,一个人要从依恋到批判到痛苦到接纳,走完这个过程才算真的独立。那些幸运的孩子很难明白,“接纳”是最后也是最难的环节,但为了我们的平静与幸福,我们得学会“接纳”。明白下面几个道理,可以帮到我们:
  一、 要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从来不容易。要接受父母和我们之间不过是一场偶然的碰撞,也非常不容易。幸运的人拥有睿智、开明、像朋友一样的父母,大多数人拥有一对平凡又自以为是的父母,还有极少数人的父母是人渣(比如施虐,殴打子女致残甚至致死,对于这种父母,我认为没有接纳和原谅的必要)。不同父母的分布,就和这个社会上不同人的分布是一致的。
  二、 接纳父母,并不是代表要认可他们,或成为像他们那样的人,而是接纳生活本身的差异性。你喜爱水的柔软活泼,也接纳有石头这样的存在;你喜爱参天大树,也接纳有苔藓这样的存在。世界万物的存在不以你个人意志而转移,但你可以选择和你喜欢的人或物在一起。
  三、 不要让自己成为“受害者”。虽然法律把18岁定义为成年人,但一个人从青春期就开始有自由意志了,即使那时在经济上依附于父母,他/她也已经有足够多的时间来脱离父母的不良暗示。但是很多人一直到老,都只是迷信于血亲的捆绑,幻想着完美的父母,依赖于父母的给予却又不满。
  四、不要在对父母的失望中停留太久。不要专注于与父母的战争,而是专注于自己。不要为父爱或母爱的不完整而自卑或怨恨一辈子,要相信你的未来值得更好的人来爱你,要做这样一个值得的人。当你走得足够远,当你再也不会被父母影响或控制,当你拥有爱的时候,你会发现,接纳父母的不同,变得轻松而容易了。
  五、你和父母,本来就是偶然相遇的独立个体。父母与子女之间没得选择,然而无论这是怎样深重悠长的缘分,都不能掩盖这个事实:你们是独立个体,必须为自己的命运负责。

标签阅读: 父母 接纳 完美

分享到:

相关阅读

婚姻破裂的父母    该如何降低对孩子的伤害?
婚姻破裂的父母 该如何降低对孩子的伤害?
人生在世能够结为夫妻是一种前世修来的缘分,既然是缘分那么就有缘聚缘散的时候,生活中有很多的夫妻在婚姻的过程当中会因为各种因素出现婚姻破裂的现象,婚姻破裂导致离婚对孩子伤害大,婚姻破 [详细]
2019-06-26 22:20:53
奶瓶喂奶的讲究是什么  父母应该学会的一项新“技能”
奶瓶喂奶的讲究是什么 父母应该学会的一项新“技能”
在孩子喂养的时候,需要注意的细节有很多,对于那些需要用奶瓶喂养的孩子来说,就应该注意使用的方法,以免不正确的方法导致孩子的喂养问题,尤其是厌奶或者是拉肚子的问题。在宝宝的喂养中,如 [详细]
2019-05-31 21:12:31
90后患上帕金森病   原来父母各携带一个致病突变
90后患上帕金森病 原来父母各携带一个致病突变
父母是亲戚连带的关系,养育的孩子身体出现疾病问题应该注意。“你的父母有血缘关系吗?”门诊中,浙大二院神经内科运动障碍疾病专家罗巍主任医师经常会向帕金森病患者抛出这样一个问题。 [详细]
2019-05-16 14:10:25
宝宝晚上睡觉要父母陪吗?  如何预防孩子蹬被子呢?
宝宝晚上睡觉要父母陪吗? 如何预防孩子蹬被子呢?
孩子在晚上睡觉的时候,作为父母很担心的就是孩子会经常的蹬被子,不注意的时候,就会全身没有被子。天气热的时候,对孩子还稍微好点,要是比较凉的时候,应该注意做好预防的工作,以免孩子出现 [详细]
2019-05-15 20:42:43
满月宝宝要怎么护理 新手父母要学习这些
满月宝宝要怎么护理 新手父母要学习这些
孩子在满月的时候,大家应该注意做好哪些护理的工作。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要做好哪些?宝宝每个阶段的护理方法都不同,新生儿有新生儿的专属护理法,满月宝宝也有自己的专属护理法,宝宝满月后 [详细]
2019-05-14 17:09:10
父母与孩子沟通要注意方法  这些你做到了吗?
父母与孩子沟通要注意方法 这些你做到了吗?
孩子的成长和日常父母的教育是分不开的,之前就有过很火爆的亲自节目,其中陈小春的孩子,小小春深受大家的喜欢。其实这也能折射父母对孩子的教育,从中也可以看出父母的教育和方法。对于父母来 [详细]
2019-04-28 20:00:00
如何判断孩子管教过严     父母如何正确管教孩子
如何判断孩子管教过严 父母如何正确管教孩子
作为父母的每一个都想自己的孩子能成绩优秀、出类拔萃的,但是你有没有仔细想过父母如何管教孩子这样的问题呢?相信很多父母都想通过严厉的管教培养出更优秀的孩子,那么你们是否考虑过父母如 [详细]
2019-04-23 22:04:57
最伤父母心的十句话       回家后学会收敛自己
最伤父母心的十句话 回家后学会收敛自己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会发现深表有些人或者就是你本人都有过喜欢把自己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的一面给了自己的朋友或者是陌生人然而把自己的坏脾气给了自己的父母等最爱自己的人。当父母在自己身 [详细]
2019-04-19 14:10:23
应对中考责任重 父母和孩子并肩作战
应对中考责任重 父母和孩子并肩作战
自从孩子上学过后,作为父母的就没少操心,为了孩子的成绩,很多的家长也是焦急万分。如何应对中考?中考也是很多孩子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考的好的话,你就能进到一个更好的学校,取得更好的教 [详细]
2019-04-18 13:20:24
了解感应性精神病的知识 父母做好引导很重要
了解感应性精神病的知识 父母做好引导很重要
现如今,家长们对于孩子的教育问题很重视,亲子教育关系好,也会让孩子受益。感应性精神病就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不知道你是否对此有了解呢?感应性精神病怎么办?感应性精神病的原因是 [详细]
2019-04-17 16:39: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