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苓桂术甘汤
更新时间:2019-05-31 18:20:23苓桂术甘汤简介
苓桂术甘汤,中医方剂名。为祛湿剂,具有温阳化饮,健脾利湿之功效。主治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临床常用于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心源性水肿、慢性肾小球肾炎水肿、梅尼埃病、神经官能症等属水饮停于中焦者。
苓桂术甘汤歌诀
苓桂术甘化饮剂,温阳化饮又健脾,饮邪上逆胸胁满,水饮下行悸眩去。
组成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
用量
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甘草(炙)各6g。
用法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分温三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用
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
中阳不足之痰饮。胸胁支满,目眩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弦滑或沉紧。
方义
本方所治痰饮乃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盖脾主中州,职司气化,为气机升降之枢纽,若脾阳不足,健运失职,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停于胸胁,则见胸胁支满;阻滞中焦,清阳不升,则见头晕目眩;上凌心肺,则致心悸、短气而咳;舌苔白滑,脉沉滑或沉紧皆为痰饮内停之征。仲景云:“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金匮要略》)故治当温阳化饮,健脾利水。本方重用甘淡之茯苓为君,健脾利水,渗湿化饮,既能消除已聚之痰饮,又善平饮邪之上逆。桂枝为臣,功能温阳化气,平冲降逆。苓、桂相合为温阳化气,利水平冲之常用组合。白术为佐,功能健脾燥湿,苓、术相须,为健脾祛湿的常用组合,在此体现了治生痰之源以治本之意;桂、术同用,也是温阳健脾的常用组合。炙甘草用于本方,其用有三:一可合桂枝以辛甘化阳,以襄助温补中阳之力;二可合白术益气健脾,崇土以利制水;三可调和诸药,功兼佐使之用。
配伍特点
四药合用,温阳健脾以助化饮,淡渗利湿以平冲逆,全方温而不燥,利而不峻,标本兼顾,配伍严谨,为治疗痰饮病之和剂。
运用
本方为治疗中阳不足痰饮病之代表方。临床应用以胸胁支满,目眩心悸,舌苔白滑为辨证要点。
禁忌
若饮邪化热,咳痰粘稠者,非本方所宜。
文献摘要
1.原书主治《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2.方论选录吴谦,等《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卷5录赵良:“《灵枢》谓心胞络之脉动则病胸胁支满者,谓痰饮积于心胞,其病则必若是也。目眩者,痰饮阻其胸中之阳,不能布津于上也。茯苓淡渗,遂饮出下窍,因利而去,故用以为君。桂枝通阳输水走皮毛,从汗而解,故以为臣。白术燥湿,佐茯苓消痰以除支满。甘草补中,佐桂枝建土以制水邪也。”
相关报道
精彩推荐
热门文章
- [营养早餐]鸡蛋搭配这些食物吃有营养 看到就赶紧收藏吧
- [饮食文化]市面上出现的“硼砂猪肉”,是什么?
- [生活万象]曝一大学内饮品店禁止用冰块 原因是有人喝冰饮受凉导致拉肚子
- [生活万象]嗓子痛就是“二阳”吗? 这些你都了解吗?
- [产后恢复]想要产后恢复快 这些饮食调养误区要注意
- [保健指导]头晕嗜睡呕吐要警惕中风 中风并不是老人才会有
- [百姓健康]肠道问题好帮手,有妈咪爱益生菌守护宝宝常健康
- [疾病要闻]24岁研究生离世捐器官救4人 如何预防肺栓塞
- [试管婴儿]子宫内膜薄做试管婴儿治疗胚胎能着床吗? 子宫内膜薄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怎么调理?
- [疾病要闻]妇产科完成首例经阴道单孔腹腔镜子宫内膜癌分期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