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药品> 人群用药> 儿科用药 >概况

两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宜用退热药 如何科学服用退热药

发布时间: 2015-12-22 10:50:37      来源:久久健康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冬天气温变化大,在加上环境污染问题,医院生病的孩子总是很多。孩子生病发烧是家长们最担心的事情之一,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冒,一般感冒引起的发热不应该超过三天,三天之后体温还没有恢复正

  冬天气温变化大,在加上环境污染问题,医院生病的孩子总是很多。孩子生病发烧是家长们最担心的事情之一,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冒,一般感冒引起的发热不应该超过三天,三天之后体温还没有恢复正常的话,意味着病情较为严重和复杂,应该及时到医院做全面检查。

  两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宜用退热药

  新生婴儿因为体温调节功能不完善,出汗、散热功能都较差,很容易发烧。若服用退热药,常可使体温突然下降,出现皮肤青紫,严重者还可能引起便血、吐血、脐部出血、颅部出血等,抢救不及时可导致死亡。所以,两个月以内的婴儿发热时,最好的处理办法是物理降温,如松开包被,用温水或酒精擦身,枕冰水袋,用凉毛巾擦额头、腋窝、大腿根等处。

  不要被退热药的药名弄糊涂

  退热药不是以商品区分的,而应该注意其成分。退热应该选择成分为“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的药物。

  “对乙酰氨基酚”也称“扑热息痛”,它和“布洛芬”都是药物成分名;而“泰诺林”和“百服宁”是“对乙酰氨基酚”的商品名,“美林”是“布洛芬”的商品名。“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可交替使用,控制高热。但家长注意不要被商品名称弄糊涂。

  含有这两种成分的退热药物有各种剂型,覆盖从新生儿至成年人。家长选择药物时,一定要注意剂型。就儿童来说,就有幼儿型和儿童型之分。每种剂型药物浓度不同,使用剂量也不同。孩子发热时,最好交替使用两种不同成分的药物,以避免同一药物使用过多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最常给婴幼儿使用的退热栓剂为“对乙酰氨基酚”栓剂,剂量是150毫克。每公斤体重每次用量为10-15毫克。家长可根据婴儿体重选用半粒、1粒、1。5粒或2粒,可4小时重复一次。使用前可在栓剂外表涂上少许润滑剂,比如橄榄油等。

  如果孩子体温超过38。5℃,可给孩子服用退热药物。建议“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一次使用“对乙酰氨基酚”,下一次使用“布洛芬”。一般“对乙酰氨基酚”降温效果能维持3-4小时;而“布洛芬”能维持6-8小时。如果服用一种退热药物效果不明显,可使用另外一种退热药物。

  为什么孩子发热时建议两种退热药(“对乙酰氨基酚”和“布洛芬”)交替使用呢?因为这两种退热药成分不同,都有退热作用。而且,交替使用在保持退热效果的同时,又可减少每种药物剂量。每种药物剂量相对减少,自然会降低因使用药物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标签阅读: 两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宜用退热药 如何科学服用退热药 退烧药

分享到:

相关阅读

两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宜用退热药 如何科学服用退热药
两个月以内的婴儿不宜用退热药 如何科学服用退热药
冬天气温变化大,在加上环境污染问题,医院生病的孩子总是很多。孩子生病发烧是家长们最担心的事情之一,发热最常见的原因是感冒,一般感冒引起的发热不应该超过三天,三天之后体温还没有恢复正 [详细]
2015-12-22 10:5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