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急救> 内科急救 >概况

心脏性猝死有先兆?

发布时间: 2015-11-20 14:02:32      来源:网络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bsp;今年是著名作家王小波逝世十周年。十年前,他正当壮年,才华横溢,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心脏性猝死夺去年仅45岁的生命,而他,只是全球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心脏性猝死患者之一。他身后的十

今年是著名作家王小波逝世十周年。十年前,他正当壮年,才华横溢,却被一场突如其来的心脏性猝死夺去年仅45岁的生命,而他,只是全球每年数以百万计的心脏性猝死患者之一。他身后的十年里,古月、高秀敏、马季……这些我们耳熟能详的名字也先后因为这个冷酷的字眼而离世,心脏性猝死(scd),一次又一次进入我们的视野。

心脏性猝死,医学上的定义为:由于各种心脏原因,没有人为或外伤的因素,不可预料的,在一小时内突然死亡。以往,人们每每提到猝死总以为会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发生,但记者日前从中国南方国际心血管病学会议上却了解到,最新研究表明,80%的心脏性猝死者在事发前会有先兆。能否捕捉到这些“蛛丝马迹”,往往是救命的关键。

心脏性猝死“盯上”中青年

据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吴书林介绍,心脑血管疾病是西方工业国家人口的第一死亡原因,而心脏性猝死又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西欧,心脏性猝死每年发病人数大概有30万,而平均生还率却只有2%~3%。在我国一个关于心脏性猝死的研究项目中,参与研究的专家在北京市、广州市和新疆分别选取20.6万、14.9万、16万的城市居民、在山西选取16.2万农村居民进行心脏性猝死发病情况的监测。监测时间从2005年7月1日至2006年6月30日。监测总人群共67.8万,最后总死亡人数为2983人,其中心脏性猝死人数284人,心脏性猝死发生率为41.84/10万。第一次得出我国的心脏性猝死发生率。若以13亿人口推算,我国心脏性猝死的总人数约为54万/年。该监测还显示,我国心脏性猝死发生率男性高于女性,发生率分别为44.6/10万和39.0/10万。

然而,由于我国公共卫生体系不够健全,多数心脏性猝死者来不及抢救,心脏性猝死的平均生还率会比欧美更低。

吴书林告诉记者,传统上认为,心脏性猝死有两个多发人群,一个是从出生至六个月的新生儿,另一个是45岁~75岁的中老年,其中,男性居多。而据吴书林介绍,现在心脏性猝死已经愈发“年轻化”,运动员猝死,青少年运动后猝死,中青年白领猝死的案例屡见不鲜。

据研究,心脏性猝死和吸烟、肥胖、体力活动少等生活方式有关,抑郁、精神负担重的人发病率也相对较高。现在中青年白领大都生活节奏快,脑力劳动居多,缺少锻炼,压力较大,容易疲劳,可能有一定的心脏疾患也浑然不知。如果在这种情况下再不注意休息和定时检查,总认为自己身体非常好,能扛得住,最容易被心脏性猝死“盯牢”,发生“过劳死”。而对于青少年来说,许多青少年喜欢运动,感冒或者身体不适的时候也带病进行剧烈锻炼,容易引发病毒性心肌炎或其他心脏病变,导致猝死。22%心脏性猝死者曾经心绞痛“各种心脏病均可导致猝死,但以冠心病为最主要的原因。”吴书林指出,约20%~25%的冠心病以猝死为首发表现。患心肌梗死者中有75%可发生scd。“虽然不少患者发生猝死事件前,会有心脏疾病的表现,但可惜的是人们往往不会重视这些症状,而猝死的可怕之处更在于其发生具有无法预测的特点”。

但是,心脏性猝死的发生并非完全无迹可循。“发病前,患者通常有一定的先兆。”吴书林说,德国柏林的急症医疗系统曾经对2006年抢救过的406个心脏性猝死病例做过统计,结果发现,80%的患者在猝死发生前都有过不同程度的先兆。其中有22%的心脏性猝死患者会有平均累积长达120分钟的心绞痛,15%的患者呼吸困难的症状会平均持续半个小时,其余的还可能会出现恶心、呕吐、头晕等症状。

吴书林特别强调,一般情况下,猝死病人可能会有以下先兆:在病发前的几天甚至几个月前,有可能会感到胸闷、心慌、乏力;病发前一个小时,会忽然出现低血压、胸痛、头晕。在这一阶段,应强化急救意识,及时到医院诊治,做好预防和抢救的准备。

0~2分钟:猝死抢救的黄金时间

心脏性猝死虽然来势汹汹,但是它的发生也不是“无中生有”。研究表明,在406个心脏性猝死病例患者中,有106例有由血管造影证实的冠心病史,约10%的患者有高血压史。“由此可见,有这些基础病的患者发生猝死的风险会大大提高,他们对基础病的治疗和控制刻不容缓。”吴书林强调。

一般来说,心脏性猝死是由于冠心病、冠状动脉结构异常及心肌肥厚等心脏疾病引起的,其中80%的心脏性猝死为冠心病作祟。但遗憾的是,有近四分之一的冠心病患者,在猝死发生之前根本不知道自己身患冠心病,更没有进行过任何治疗。“而这些人,往往是那些很多忙于事业的‘精英阶层’。”所以,坚持定时体检,提高防病治病意识,及时发现并通过药物治疗各种心脏病,是预防猝死最有效的手段。

猝死发作时,主要表现是意识丧失,惊厥、抽搐、心跳呼吸停止。如果在发生猝死的0~2分钟内进行抢救,大约有50%的人可以存活,而到了20分钟左右再抢救,基本就没有存活的希望了。而上面提到的德国所进行的研究还发现,当心脏性猝死发生的时候,有旁观者为其进行了心肺复苏的患者,23%的人能存活至出院,而在无旁观者为期进行心肺复苏的情况下,存活率则只有4%。

因此吴书林提醒,在远离医院、没有医生的情况下,一旦有人出现心脏性猝死,除了要马上打120求救之外,正确的抢救步骤为:首先将病人就地平躺,大声呼唤,如果发现病人没有意识也没有呼吸,要立即对准病人的前胸正中偏下部位猛力捶击1~2拳。同时捏住病人的鼻子,对他进行口对口的人工呼吸。往病人嘴里吹4口气,然后进行胸部按压,每分钟100次,每按压30次,口对口人工呼吸进行2次,一直坚持到急救人员到场。

预防猝死须改变生活习惯

那么如何预防冠心病呢?吴书林认为,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吸烟、血脂异常、高血压和糖尿病是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另外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血管更容易收缩,造成心肌缺血而易诱发心肌梗死,导致猝死。而高脂、高蛋白食物的过量摄入和过量饮酒、运动少、精神压力大却几乎成了中青年的专利。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酗酒,劳逸结合,控制体重,是预防冠心病以及心脏性猝死的根本途径。

吴书林还建议,对于猝死的高危人群,即已经发生过一次猝死,或者有严重心脏疾患的患者,有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适应症,应该用icd进行防治。这是因为,心脏性猝死多数由室颤引起,icd可在十几秒内自动识别室颤并电击除颤,挽救患者的生命,成功率几乎100%。

(责任编辑:zxwq)

标签阅读: 心脏 猝死 心脏性猝死有先兆?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死去27分钟被救活   突发心脏骤停
死去27分钟被救活 突发心脏骤停
心脏病出现停止,这就是生命的结束,但是发生了这样的奇怪事件。不知你可曾幻想过,人往生后究竟是尘归尘、土归土,还是去往极乐世界甚至天堂呢?在这个物质世界谈天堂似乎很虚,但对一些拥有别 [详细]
2019-06-28 10:39:38
肝脏早期会有哪些症状  小心这几大危险信号
肝脏早期会有哪些症状 小心这几大危险信号
我们身体的肝脏需要好好的排毒,做好这些预防,大家的身体才有很不错的预防。对于肝脏的健康来说,日常不仅需要自己的饮食,还有一些疾病的信号提示,大家应该多做一些了解。肝脏的这七大早期危 [详细]
2019-06-27 21:55:25
连累心脏的“小病”有哪些?
连累心脏的“小病”有哪些?
心脏健康对大家的身体健康非常重要,心乃“器官之首”,与全身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没日没夜地“供养”着身体各组织器官,却常常因它们的不健康受到拖累。 [详细]
2019-06-27 16:43:24
慢跑是锻炼心脏的好方法  平时跑步和跑步机锻炼效果会有哪些差别
慢跑是锻炼心脏的好方法 平时跑步和跑步机锻炼效果会有哪些差别
每天坚持各种身体锻炼,做好这些对大家的身体健康好,大家在日常的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做好预防的工作,这样才能起到锻炼的效果,对大家整体的健康也是很有好吃的。平时大家会进行慢跑锻炼,这是 [详细]
2019-06-25 19:49:31
等医生5小时身亡   心脏病重点要学会预防
等医生5小时身亡 心脏病重点要学会预防
疾病在等待治疗的过程中,出现死亡,这是很危险的事情。最近,网上流传出一组照片,这是一位加拿大63岁老人家的最后一张照片,她躺在病床上面带微笑,可是谁也没想到几个小时之后她却离开了人 [详细]
2019-06-25 11:14:05
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已成功完成临床试验手术4例
全磁悬浮人工心脏 已成功完成临床试验手术4例
全磁悬浮人工心脏,这个对生命的维持非常重要。我国自主创新研发的全磁悬浮人工心脏,已成功完成临床试验手术4例、人道主义救援手术3例,总共7例。不但填补国内人工心脏领域的空白,更为上千 [详细]
2019-06-24 13:52:33
煎炸食品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煎炸食品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 可能诱发心血管疾病
煎炸食品相信很多都是喜欢吃的,炸鸡汉堡深受年轻人的喜欢。美国艾奥瓦大学一个研究小组发现,煎炸食品会对心脏产生不良影响,容易诱发心血管疾病。 [详细]
2019-06-20 14:12:15
老人风湿性心脏病该做好哪些护理
老人风湿性心脏病该做好哪些护理
老人身体出现的疾病问题,做好预防对健康是非常的重要,风湿性心脏病是老年人群中常见的一种疾病又称风心病,这个疾病问题大家需要做好预防才能避免加重。一般早期可无症状,随时间的推移产生心 [详细]
2019-06-19 17:14:28
第八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成功召开
第八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成功召开
2019年6月14日~16日,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联合主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人民医院承办的第八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如期在热情似火的绿 [详细]
2019-06-19 09:27:45
张海涛:多方支持、全面权衡、总体掌控——心脏重症治疗新理念
张海涛:多方支持、全面权衡、总体掌控——心脏重症治疗新理念
2019年6月14-16日,第八届中国心脏重症大会在河南郑州黄河迎宾馆召开。本届学术会议由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联合主办,阜外华中心血管病医院&河南省 [详细]
2019-06-18 19:2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