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中医> 中药常识> 中药种贮 >概况

人参菌核病

发布时间: 2015-12-04 17:41:28      来源:中华中医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症状主要为害3年生以上参根,也可为害茎基部和芦头。病部初生水浸状黄褐色斑块,上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期组织呈灰褐色软腐,烂根表面及根茎部均有不规则形黑色菌核。

症状主要为害3年生以上参根,也可为害茎基部和芦头。病部初生水浸状黄褐色斑块,上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期组织呈灰褐色软腐,烂根表面及根茎部均有不规则形黑色菌核。芦头受害则春季不能出苗。发病初期地上部分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地上部萎蔫,易从土中拔出。

病原菌及发生规律病原为人参核盘菌(SclerotiniaschinsengWangetChen),属子囊菌亚门,核盘菌属真菌。病菌主要以菌核在病根和土壤中越冬,并随土壤传播。早春条件适宜时直接产生菌丝引起侵染,病部生长的菌丝又继续扩展蔓延为害邻近参株。菌核也能萌发长出子囊盘,产生子囊孢子引起初侵染。低温高湿有利于发病。在东北4~5月为发病盛期,常局部发生,损失严重。

防治方法

1、参床避免选在背阴低洼处;早春注意提前松土,以提高地温、降低湿度。

2、出苗前用l%硫酸铜溶液或l:l:120波尔多液床面消毒;发现病株及时拔除,并用生石灰粉对病穴进行土壤消毒。

3、发病初期用50%速克灵800倍液或40%菌核净500倍液灌根。移栽前用上述药剂处理土壤可起到预防作用。

(责任编辑:zxwq)

标签阅读: 人参菌核病 人参

分享到:

相关阅读

人参菌核病
人参菌核病
症状主要为害3年生以上参根,也可为害茎基部和芦头。病部初生水浸状黄褐色斑块,上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期组织呈灰褐色软腐,烂根表面及根茎部均有不规则形黑色菌核。 [详细]
2015-12-04 17: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