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中医> 中药常识> 中药种贮 >概况

蒲公英栽培技术

发布时间: 2015-12-04 17:41:39      来源:中华中医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是它还是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3000-5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

一、整地与施肥蒲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是它还是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3000-5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蒲公英播种前,应先翻地作畦,畦宽80-90厘米。在畦内开浅沟,沟距12厘米,沟宽10厘米。

二、播种蒲公英用种子繁殖。成熟的蒲公英种子没有休眠期,当气温在15℃以上时,即可将种子播在湿润土壤中。经过90个小时左右即可发芽。种子在土壤温度15℃左右时发芽较快,在25-30℃以上时,发芽慢,所以从初春到盛夏都可进行播种。5月末采收种子后立即播种,从播种至出苗需10-12天;延至夏季7-8月份播种,则从播种到出苗需15天。播种量一般每平方米为3克左右,可保苗700-1000株。播种时要求土壤湿润,如土壤干旱,在播种前两天浇透水。然后将种子播在沟内,播种后覆土,土厚0.3-0.5厘米。春播最好进行地膜覆盖,夏播雨水充足,可不覆盖。

三、田间管理播种后,如果土表没有覆盖,就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以保证全苗。出苗后,也要始终保持土壤有适当的水分。在生长季节,要追肥1-2次。蒲公英抗病抗虫能力很强,一般不需进行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的重点主要是肥和水。

四、收获与加工播种当年一般于秋后只采叶一次,以促进其繁茂生长,使下一年早春植株新芽粗壮,品质好、产量高的嫩叶。第二年后,可采叶2-4次。亩产量500公斤。

(责任编辑:zxwq)

标签阅读: 蒲公英栽培技术 蒲公英

分享到:

相关阅读

蒲公英栽培技术
蒲公英栽培技术
蒲公英又名黄花地丁、婆婆丁、黄花苗等,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既可作为蔬菜食用,又可全草入药,营养丰富,药用价值高,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兼用型植物。 [详细]
2015-12-04 17:42:09
温室栽培蒲公英技术
温室栽培蒲公英技术
挖根与修整一般在6月至上冻前,到野外挖母根,挖时选择叶片肥大,根粗壮的野生蒲公英做母根,挖好的根部要进行整理,去掉老叶,保留主根顶芽,顶芽剪成5cm长。 [详细]
2015-12-04 17:41:57
蒲公英的大棚栽培技术
蒲公英的大棚栽培技术
温室大棚的选址与建造多倍体蒲公英高抗病虫害,对温度、湿度、光照要求不十分严格,普通的设施即可满足其对环境的要求。大棚选址要求背风、向阳,土地平坦,土壤肥沃,有水源保障及良好的排水设 [详细]
2015-12-04 17:41:41
蒲公英栽培技术
蒲公英栽培技术
公英虽然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格,但是它还是喜欢肥沃、湿润、疏松、有机质含量高的土壤。所以在种植蒲公英时,结合整地施足基肥:每667平方米施农家肥3000-5000公斤,复合肥50公斤 [详细]
2015-12-04 17:4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