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保健> 饮食保健 >概况

饭桌上12禁忌,生气吃饭易导致胃炎

发布时间: 2015-04-10 11:15:57      来源:中国新闻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人把吃饭当成谈工作、忙应酬、交朋友的场合,不知不觉犯了很多误区。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下在饭桌上有哪些禁忌。

   趁热吃

  “菜来了,趁热吃!”这是饭桌上常听到的一句话。虽然食物趁热吃味道更香,但长期过热饮食却会诱发食道癌等多种消化道疾病。北京东方医院消化内科陈润花博士指出,我们的食道壁非常娇嫩,只能耐受50~60℃的食物,超过这个温度,食道黏膜就会被烫伤。如果反复如此,可能引起质的变化,发展为肿瘤。因此,最合适的食物温度是不凉也不热,在40℃左右。

  边看电视边吃饭

  吃饭时不忘开着电视,是很多家庭的习惯,看似小事却对健康存在威胁。法国欧洲商业管理学院和美国康奈尔大学联合调查指出,美国人更习惯边看电视边吃饭,一般“电视节目结束就不吃了”,而法国人多选择“吃饱了,我就不吃了”,习惯的差异使同样爱吃奶酪、甜点等高热量食物的法国人,超重比例还不足美国人的一半。研究人员建议,吃饭时注意力要集中,最好关掉电视等干扰物,这也有利于咀嚼充分,便于控制体重,避开患慢性病的风险。

  饭桌上谈工作

  一吃饭就抓住机会滔滔不绝教育下属或孩子的人不少。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指出,饭桌上说说家常话倒无妨,但如果边吃边谈工作、谈生意、谈考试分数就可能会妨碍食物的消化吸收。因为人在集中精力思考,或精神压力较大时,植物性神经功能受到压抑,消化道血液供应减少,胃蠕动就会减慢。特别对于消化吸收功能本就偏弱的人来说,全心全意、轻松愉快地吃饭才能帮助食物充分消化吸收。

  一刻离不开手机

  很多人甚至青少年都习惯手机不离身,打电话、发短信、更新微博微信……一刻闲不下来。吃饭时也是如此,常常饭送进口里,眼睛还始终盯着手机,吃的是什么都没察觉。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护理学院儿童和家庭健康促进研究中心发现,父母如果允许孩子在就餐期间玩手机,孩子的饮食结构往往很单一,而且更喜欢高热量食物,容易营养不良,家庭氛围也相对较差。因此,研究人员建议,就餐时最好停止使用电子产品,特别是未成年的孩子,家长更应对其行为进行限制。

  生着气吃饭

  范志红说,“伴着焦虑、愤怒等消极情绪吃饭也会损害健康”。一方面,消极情绪可能降低胃肠功能,造成消化不良;另一方面,还可能会促使高酸度、高胃蛋白酶的胃液分泌,容易损伤胃黏膜。此外,医学研究发现,心情紧张会使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从而破坏胃黏膜屏障,这是导致消化道溃疡和胃炎的重要诱因。因此,别管之前碰到什么不开心的事,吃饭时迅速调整好心情很重要。

  含胸驼背坐着

  杨力指出,吃饭时身体往往处于放松状态,很容易含胸驼背。但这种姿势会使食道和胃部受压,影响食物消化。还有很多人习惯蹲着吃饭、在矮桌前吃饭、坐在沙发上吃饭,这时腹部受挤压,不利于消化道血液循环,久而久之可能诱发胃病。因此,建议吃饭时也要挺直腰背,给腹部充足的空间。

  总一个人吃饭

  中国中医科学院教授杨力称,单独进餐容易产生不良情绪,而且饮食相对单调,容易造成营养失衡。吃饭本是享受天伦、放松身心的好机会,最好和同事、朋友、家人一起用餐。这有利于心情舒畅,促进胃液分泌,可以使食物尽快被消化吸收。另外,多人吃饭,食品种类相对丰富,每种吃一些,容易做到营养均衡。

  只夹爱吃的菜

  每个人口味不同,饭桌上有你喜欢的菜,自然也有不喜欢的。但不管是出于礼仪还是为健康考虑,都不能只夹爱吃的菜。范志红表示,“不爱吃蔬菜的人,各种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容易缺失,便秘就会随之而来。而不爱吃肉的人,不仅容易缺少人体所需优质蛋白、铁等,还会影响身体生长发育”。因此,饭桌上可以先吃些自己喜爱的食物,情绪上获得满足后,再搭配吃些平时不喜欢的菜,以满足自身的营养需要。

  忽略主食

  如今,老百姓的餐桌变得丰富,米饭、馒头、面条这些主食的地位一落千丈。很多人习惯先吃菜,后吃主食,最后实在吃不下,就干脆省了主食。常忙于应酬的人和减肥一族,主食摄入不足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但人们丢掉主食时,其实也丢掉了健康。美国最新研究显示,主食吃得少的人,患心脏病风险更大,记忆力和认知功能也会受到损害。杨力建议,吃饭时最好保持一口菜一口饭的进餐模式,还要适当搭配玉米、小米等粗粮。

  饭后抽根烟

  人们常说“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很多人饭还没吃完,烟就先点上了。但多项医学研究表明,饭后立即吸烟对健康极为不利,危害甚至比平时吸烟大10 倍。杨力解释说,进食后,消化系统运转起来,血液循环加快,全身毛孔张开,此时吸烟,全身组织吸收烟雾的能力加强,烟雾中的有害物质会强烈刺激呼吸道和消化道。因此,公共场所和家里都应该全面禁烟,烟瘾大的人至少要等到饭后半小时再抽。

  狼吞虎咽

  很多人习惯尽可能地压榨吃饭时间,腾出空闲去工作。《生命时报》进行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4000多名网友中,近九成人吃一顿饭只花10分钟,一口饭嚼三两下就咽,因此导致近40%的人曾因吃饭过快引发胃疼、胃胀等不适。对此,范志红指出,如果不经咀嚼,大脑还没提醒胃肠做好接收食物的准备,胃就一下子被塞满了,容易造成消化代谢功能紊乱。而且,也不利于掌握食量,很可能造成肥胖。因此,建议每顿饭至少吃15分钟,尤其是老年人,最好一口饭咀嚼20 次以上。

  冷热交替混搭

  吃一口热菜、喝一口冰镇啤酒或饮料,给人一种畅爽的感觉,是现在很多人喜欢的搭配。但这样做很容易引起肠胃不适。陈润花说,“一冷一热强烈刺激胃部,容易引起消化不良,造成胃痉挛或胃痛,久而久之可能诱发胃炎或肠炎”。建议大家吃饭时,备一杯温热的白开水,觉得渴了可以适量喝两口。

  通过以上的了解,大家一定要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

标签阅读: 饭桌 吃饭 冷热交替

分享到:

相关阅读

苦味食物适合春天吃  试试饭桌上的新菜式
苦味食物适合春天吃 试试饭桌上的新菜式
春天有很多新生长的当季蔬菜或者是各种水果,对大家的健康来说,春天适合养生,对大家的健康也很有保障。因为春季的各种食材有了新生长,你吃的选择的对吗?这一季节,可以适当选择一些苦味的食 [详细]
2019-04-12 19:52:30
饭桌上的食材可以轻松去黑头  看看哪些食材可以点缀自己的美丽
饭桌上的食材可以轻松去黑头 看看哪些食材可以点缀自己的美丽
饮食和大家的日常美容,保健其实都是很有关系的。因为我们的身体能量的来源是食物,我们的肌肤状态和大家的生活习惯是分不开的。今天和大家介绍的是关于黑头的问题,该怎么样有效去除黑头呢?一 [详细]
2018-10-22 19:37:23
容易出现在饭桌上的胸痛   总是胸痛别让心血管当替罪羊
容易出现在饭桌上的胸痛 总是胸痛别让心血管当替罪羊
很多人对于出现的胸痛问题自己是不在意的,不知道久了引发的问题就是很严重的。东北68岁的张大叔,患心肌梗塞已有13年了。13年间,反复出现心绞痛,一发作就服用硝酸甘油,可是症状并没有 [详细]
2018-09-04 09:57:00
年夜饭餐桌凉菜不能少 这些冷盘给年味添色彩
年夜饭餐桌凉菜不能少 这些冷盘给年味添色彩
一年一度的春节来练的时候,人们往往会从各地赶回家,和家人在除夕一起吃一顿年夜饭,我们都知道年夜饭是传统习俗,在临近除夕的时候,家里便会忙着张罗年夜饭,除夕的年夜饭是非常丰盛的,热菜 [详细]
2018-05-29 18:45:31
饭桌上的美味 米粉肉的家常烹饪法
饭桌上的美味 米粉肉的家常烹饪法
米粉肉作为一道家常菜,朋友们应该都非常熟悉,米粉肉也叫做粉蒸肉,许多地区都有这样一道菜,做法也各不相同,江浙地区的粉蒸肉带着甜味的,两湖地区则是辣味。那么今天教大家做这道美食,口味 [详细]
2018-05-06 18:17:33
春季饭桌上可别少了这些蔬菜  养生佳品
春季饭桌上可别少了这些蔬菜 养生佳品
寒冷的冬天已渐渐过去,温暖的春天已经来到我们身边,从去年秋季逐渐枯萎的植物都开始抽芽了,市场上的蔬菜也愈加丰富起来。从古至今,都说春天是养生的好时节,在这个时候多吃一些时令蔬菜相 [详细]
2018-03-23 15:46:15
常趴在桌子上吃饭? 上班族要当心两大健康隐患
常趴在桌子上吃饭? 上班族要当心两大健康隐患
  现代的生活节奏比较快,大部分上班族的工作非常忙碌,甚至没有时间好好出去吃一顿饭,不少上班族都选择定外卖或者是吃泡面。无论是外卖还是泡面,大部分人都是直接趴在桌子上吃,但营养专家 [详细]
2018-03-22 09:00:44
脸上黑头怎么除  这些常见饭桌食材轻松去
脸上黑头怎么除 这些常见饭桌食材轻松去
脸上长黑头,势必影响美观,如何安全有效去除成为很多爱美人士考虑的问题。脸上黑头怎么除?为了去除黑头,人们不惜使用各种各样的办法,比如鼻贴、面膜等。其实去除黑头很简单,一些常见的饭 [详细]
2018-01-02 11:31:32
日本奢华黄金饭桌亮相 网友:帝王级别的享受
日本奢华黄金饭桌亮相 网友:帝王级别的享受
价值百万元的餐具,名副其实的“黄金饭桌”,让不少人想一睹真容。近日,展会上这个奢华饭桌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据日本《朝日新闻》中文网站报道,在日本大阪市中央区的高岛屋大阪店举办的“ [详细]
2017-11-20 10:51:30
孩子长个的时候饭桌上哪些菜不能少
孩子长个的时候饭桌上哪些菜不能少
对于正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孩子而言,及时的补充营养是一定不能少的。正是因为这样,家长在孩子的饮食上就应该多加注意。专家指出如果家里的孩子正在长个子,家长在日常饮食中就应该多做些有利于孩 [详细]
2017-07-12 14:5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