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保健> 疾病保健> 其他疾病保健 >概况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骨髓增生症的临床表现

发布时间: 2016-04-08 08:55:44      来源:三九养生堂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我们的骨髓是我们身体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起到着造血的功能,那么大家知道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是什么吗,骨髓异常增生症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病因

我们的骨髓是我们身体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起到着造血的功能,那么大家知道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是什么吗,骨髓异常增生症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病因

这一疾病的确切病因是未知的。超过60岁或以上容易常发,因此,年龄的增长和发病率也提高。目前,从大量的相关研究,MDS的发病可能不是单一因素,而是综合因素。

1.与接触放射线、苯和许多治疗癌症的药物,特别是烷化剂(包括氮芥、卡奠司汀、苯丁酸氮芥、环磷酰胺、美法仑等)、苯、氯霉素、乙双吗啉等的应用有关。

2.20%~90%有细胞遗传学异常,如5q-、+8、-7、+19、20q+、11q-、7q-等。

3.Ras的癌症基因以及D-fms的基因出现活话的突变情况。

4.合成血红素的红细胞酶途径功能异常或血小板聚集功能的异常。

5.其他,包括DNA病毒感染因素、体细胞突变、遗传因素、电离辐射或环境污染等。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已有大量证据表明,MDS和急性白血病一样,是由一个异常的造血干细胞衍生的恶性克隆发展起来的“克隆性疾病”,但目前其确切发病机制还不清楚。根据现有的资料,可能的机制有。

(1)由于各种遗传和表观遗传的变化,如造血细胞的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异常,逐渐从正常的问到一个复杂的病理过程的多阶段变量和恶性转化。多基因异常在MDS的发展起到一定的作用。

研究表明,因获得性体细胞的DNA损伤、基因组不稳定性、DNA损伤修复缺陷等原因所导致的碱基及DNA骨架结构的改变是MDS发生的起始分子生物学改变之一。

MDS患者在诊断时30%~60%有持久的克隆性染色体核型异常,如5、7、8、11、20、21、3号染色体或复合型染色体异常。染色体的异常导致该部位基因的激活或失活,如5q部位包含了许多编码造血生长因子、造血生长因子受体的基因以及IRF-l基因等。

造血干细胞在不同的增生分化阶段受不同的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调控,这种调控是通过其表达产物如生长因子、细胞表面受体、酪氨酸激酶类、ATP、胞浆苏氨酸/丝氨酸类、核蛋白类等完成的。

这些表达产物按严格的程序直接参与细胞增生分化的各个生理步骤,如某一生理环节由于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调控失常,会引起细胞增生分化的紊乱,导致MDS或其他疾病。

在MDS发病初期,某些有原癌基因或抑癌基因变化的造血干细胞虽然伴有自身增生分化功能的某种异常,但仍可长期处于相对稳定阶段,此时患者临床病情稳定,仅有轻度贫血,白细胞、血小板减少。

由MDS转变的急性白血病大多为急性髓系细胞性白血病,仅极少数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效果差,常不易缓解,即使缓解,缓解期也短

(2)免疫学异常和骨髓微环境的异常可能在该过程中发挥着促进作用。

显示MDS免疫学异常的依据有

1、MDS患者的T细胞在体外抑制CFu-GM和CFU-E的生长。

2、MDS骨髓细胞与环孢素A(CsA)共同孵育或去除其中T细胞可增加祖细胞集落产率。

3、MDS患者的T细胞受体β链变区(TCRVβ)基因分析,显示明显偏颇性,只有其Vβ基因库(vBrepertoire)中有限的几个基因,MDS自身细胞毒T细胞(TCL)对MDS造血克隆有选择性免疫攻击作用。

4、10%或更多的MDS患者并发免疫性疾病。

5、某些MDS患者用免疫抑制剂(CsA)治疗有效。

另外,MDS患者骨髓基质中造血祖细胞受损,祖细胞与骨髓基质之间的“对话(crosstalk)”能力减低,从而影响祖细胞的生存和增殖。

总之,MDS的发生和进展是一个多步骤过程。由于环境、职业等理化、生物因素或自发性突变,在易感个体中造成干、祖细胞的初始性变故。这种受损的干、祖细胞一方面逐渐对正常干、祖细胞形成生长或存活优势,成为单克隆造血,另一方面诱发免疫反应,导致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性骨髓抑制,进一步损害造血细胞的增殖和成熟。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分型

(1)难治性贫血(RA)

(2)含环状铁粒幼细胞的难治性贫血(RAs)

此型与RA型外周血原始+早幼粒细胞<1%,骨髓中<5%。

(3)原始细胞增多的难治性贫血(RAEB)

外周血原始+早幼粒细胞<1%,骨髓中原始+早幼粒细胞占5%~20%。

(4)转化型RAEB(RAEB—t)

外周血原始+早幼柱细咆<5%,骨髓中原始+早幼粒细胞占20%~30%。

(5)慢性粒单细胞白血病(CMML)

血象单核细胞绝对值>1×10^9/L.原始细胞<5%。粒细胞颗粒减少或呈Pelger-Huet现象,骨髓原始细胞占5%~20%。

杨崇礼等认为,FAB所分5型各自不是独立疾病而是同一类疾病的不同发展阶段,即是由RA(RAS)一RAEB—RAEB—t—CMML的发展过程。但真正转化为白血病者不到50%,大部分病例尚未发展到白血病便死于并发症。

在MDS的分型中,以RAEB及RAEB—t型最为多见。国内1986年报道的86例中,两者占71%,其次为RA、RAS及CMML的病例最少。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MDS起病多隐袭,以男性中老年多见,约70%病例50岁以上。儿童少见,但近年青少年发病亦有增加。临床表现多样化,缺乏特殊表现,常以贫血、出血和感染就诊,部分患者可无症状,在体检过程中被发现。

1.贫血

除个别患者外,绝大多数患者以不同程度贫血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如面色苍白、头晕乏力、活动后心悸气短等。

2.出血

半数以上的患者有出血,但早期的出血症状较轻,多为皮肤黏膜出血,牙龈出血或鼻出血,因不严重,很少需特别处理,女性患者也很少出现月经过多;但随疾病发展到晚期,出血趋势加重,脑出血成为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3.感染

因粒细胞减少和功能异常导致感染发生,病情初期(难治性贫血,RA)较稳定,多无严重的感染与发热,后期(RAEB或RAEBt)较易合并感染。

由于免疫力低下,易引起潜在性脓疡以及化脓性关节炎、结核、绿脓杆菌性结膜炎、坏疽等不常见的感染。霉菌感染在后期较普遍,败血症常为疾病终末期的并发症和主要的死亡原因。

结语:通过上文的介绍,想必大家对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也是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了吧,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是老年人群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疾病情况,对于这这样的疾病,需要我们及时有效的治疗才比较好。

(责任编辑:zxwq)

标签阅读: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骨髓增生症的临床表现

分享到:

相关阅读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骨髓增生症的临床表现
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骨髓增生症的临床表现
我们的骨髓是我们身体上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起到着造血的功能,那么大家知道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是什么吗,骨髓异常增生症是怎么回事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病因 [详细]
2016-04-08 08:5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