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老人> 老人心理 >概况

儿女必知老人的六大心理需要

发布时间: 2015-12-14 17:10:48      来源:99健康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儿女们忙工作、忙赚钱,往往会忽视父母的心理健康,时间越长老人家健康问题越多,做儿女有时间一定要抽时间陪陪父母亲。

1、尊重需要

凡事倾听好商量

孙向东,87岁,退休前是一家国营毛巾厂的副厂长。五一节,俩儿子带着全家来看老爷子。老孙要给孩子讲述自己从一个普通工人成长为副厂长的经历。可刚一张嘴,大孙子就说:“爷爷,这事听您讲过不下五百遍。这些事还是留着讲给别人听吧。”一句话把老爷子气得够呛。

尚兰说,每个人都有获得他人尊重的心理需要,这对老人而言尤为关键。老人爱挂在嘴边的“我走的路比你过的桥还多”,的确是事实。老人拥有年轻人不具备的丰富阅历和人生经验。如果晚辈能尊重他们的经验,家庭大事多征求他们的意见,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都能让老人获得心理满足。如果与老人的意见不统一,那么一定要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商量出一个更好的办法。另外,一些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也能让老人感到被尊重,比如赴宴时让老人上座、出门时让老人先行。当然,老人也应该正确看待自己,尊重年轻人。时代在变化,因循守旧有时容易失策。

2、社交需要

教会上网广交友

吴荷花,66岁,家住北京望京。最近,她总是神神秘秘的,每天吃完午饭就出门,傍晚才笑呵呵地回家。儿子很奇怪:老妈往常总抱怨在家无聊,无处可去,甚至有点“抑郁”了。这些天老往外跑,能去哪儿呢?他忍不住问了老妈,这才知道,她在社区里认识了几个老伙伴,经常结伴去附近的一家咖啡馆聚会。

孤独是老人心中的黑洞,无法用物质填补。广州老龄委一项调查显示,96%的老人业余爱好就是看电视,很少出家门。人是群居动物,总窝在家里,心灵和身体都受伤。只有出去走走,多与人交往,才能获得身心健康。美国圣路易斯大学副教授海伦·拉奇发现,老人多参加社交活动,比如与人交谈、一起遛狗等,能培养良好心态。侯玉波建议,老人不应自我封闭。一要多与家人在一起吃饭、唠家常;二要保持与旧友的关系,结伴钓鱼、爬山;三要主动结交新朋友,可以参加象棋队、京剧小组等,会发现许多与自己有共同语言的朋友。实在没有伴,不妨上上网。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最新研究发现,老人适度上网有助提高生活质量,抑郁风险降三成。儿女们不妨教他们学上网,并帮着申请QQ、微信号;还可利用自己的人脉、见识,帮老人结交朋友。

3、工作需要

帮着父母找事做

杨蕾,61岁,在印刷厂干了一辈子。她回忆说,自己刚退休时,完全感受不到轻松。想想今后就是没有工作的人了,她吃不下、睡不香,没多久就大病一场。病好后,她托人去了一家私企食堂帮忙。尽管一个月才拿800元,但在她眼中,有份工作最重要。

老人退休后没事做,原有生活节奏被打乱,容易内心孤独。继续工作,与人保持交流,不仅能获得归属感,还能延缓衰老。英国一项研究发现,退休后继续工作的人患认知障碍症(老年痴呆症)的几率降低。许多老人有工作能力,更是生活的智者,不妨给他们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近几年,很多欧洲国家开始顺应老龄化趋势,给老人创造“老有所用”的环境,如推迟退休年龄、增加就业机会等。侯玉波对此建议,政府应提供适合老人再就业的岗位。同时,老人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发挥“余热”。医生、教师等脑力工作者可

寻求返聘;从事高强度工作的人可根据爱好和健康状况,找份轻松的兼职。儿女也可以帮爸妈找点事做,但要提醒老人注意劳逸结合,做决定前做好“有得必有失”的思想准备,了解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4、支配需要

耐心对待多忍让

苏志君,65岁,尽管年过六旬,但她身体硬朗,做家务还是一把好手。有一天,她去儿子家“视察”,一推门就看到被子和衣服都胡乱堆在床上。她看不过眼,唠叨了几句。没成想儿子刚好在赶工作,不耐烦地让她少管闲事。苏阿姨生气地走了。

老人爱插手子女的生活,是出于支配的心理需要。他们的社会地位发生变化,巨大的心理落差催生无用感和失落感,觉得没人需要、肯定自己。有些老人会通过干预孩子的生活找回自我价值。从某种程度上说,支配的需要是人本能和固有的欲望。因此,一旦父母有类似情况,子女首先要多忍让,找机会跟父母聊聊,问问他们是怎么想的,试着找到更成熟理性的解决办法。其次,提些行之有效的建议,帮老人规划美好的晚年生活。老人也要理解后辈,别过多干涉。不妨换位思考,如果自己忙了一天,回家还要挨数落,是否愿意。

5、和睦需要

尽孝首先做到顺

侯建国,78岁,育有两儿两女,逢年过节都子孙满堂,可他并不开心。上个月过生日,晚辈来给他祝寿,可老二家媳妇跟大女儿因为一点小事含沙射影地吵起来,可把他气坏了。

儿孙满堂固然好,但人多嘴杂,晚辈吵吵嚷嚷,甚至闹矛盾,很容易忽略家里老人的心理。韩布新指出,老人对家庭和谐的心理需要较大。实际上,相对空巢

(与子女住得不远,但不在一起住)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比绝对空巢(不住一市甚至一国)、非空巢(居住一户)者都高。

韩布新说,“孝顺”的落脚点是“顺”。具体要做到两点:一是细观察。老人的心理很脆弱,有时一句话或一个眼神就可能使他们受伤。因此要观察爸妈的言行,通过细节判断是不是哪句话让他们不舒服了。二是会说话。常言道,“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谁听了顺心话都会高兴。起冲突要赶紧说好话,化解矛盾。老人自己也要做到放宽心,记住“儿孙自有儿孙福”。非原则性的小事不妨由他们去吧。

6、相伴需要

挤出时间常陪伴

姚翠凤,72岁,老伴前年因肝癌离世。孤零零的她慢慢觉得晚上睡不安稳,一躺下,脑子里就充满老伴的身影,求医无数也不见好。后来,在心理医生的询问下,她说出了真正的心病:既渴望有个精神伴侣,又担心被人议论,这一心理冲突加剧了失眠症状。

李娟告诉记者,之前有调查显示,我国有抑郁情绪的老人占40%,主要因素是丧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刊载的一项调查显示,丧偶者有孤独感的比例为17.1%,高于在婚者的4.3%。单身老人独自生活,难免寂寞,即使子女在身边照顾,也非长久之计。中国人民大学统计表明,50%的老年人认为再婚的阻力来自传统观念的束缚,此外还有子女反对、财产分割等许多实际问题。

因此,如果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是单身的,子女一方面要抛弃害怕家产外流等狭隘的顾虑,和老人认真谈谈,并帮着介绍。另一方面要陪陪父母,因为相伴也要子女尽一份心。如果和父母在一个城市,可以每周看望一次,或带父母出去玩;如果分隔两地,最好每周主动打一两个电话。老人自身也要摒弃传统观念,勇敢地追求晚年幸福。

(责任编辑:zxwq)

标签阅读: 老人心理 老人的心理问题 老人心理病

分享到:

相关阅读

老人心理问题有迹可循   怎么远离情绪困扰的老年人
老人心理问题有迹可循 怎么远离情绪困扰的老年人
老人的心理情绪对自己的健康和身边都不好,该怎么办呢?一个老人,是一定会遇到很多心理问题的,遇到心理问题并不可怕,重要的是我们要如何的去防治自己的心理问题,下面就来具体的看看吧! [详细]
2019-03-15 15:07:10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
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心理疏导的基本方法
随着生活的发展我国老龄化越来越严重,又因生活节奏的越来越快,大部分子女不得在外打工,所以陪伴父母的时间越来越少,子女不在身边以及年龄的增大等因素都会增强老人的孤独感。随着孤独的时间 [详细]
2019-03-05 09:34:03
老年人常咨询的心理问题  负面情绪要尽量避开
老年人常咨询的心理问题 负面情绪要尽量避开
老人的心理活动,更需要做好预防。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老年人是家庭乃至整个社会的财富,而老年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关系着晚年生活的幸福度。在对大量老年人心理咨询案例进行分析后 [详细]
2019-02-27 14:37:20
中年人容易出现什么心理问题   缓解中老年人心理压力的方法
中年人容易出现什么心理问题 缓解中老年人心理压力的方法
人到中年以后,不管是工作还是家庭,都有很大的压力,而这一群体也是容易出现心理障碍的人,不注意调节的话,很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后果。中年人容易出现什么心理问题?中老年人心理压力怎么缓解 [详细]
2018-11-07 14:02:28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有四个主要特征  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
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有四个主要特征 老年人心理问题现状及干预策略
心理问题,对于老人的晚年生活,是很重要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老人的生活,关系自己的健康。老年人的心理问题有四个主要特征,今天小编和大家说说相关的问题,再看看有哪些干预措施呢? [详细]
2018-09-12 16:07:02
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
关注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是每个子女应尽的义务
养儿防老的说法,就目前来说,其实是子女平等的。老人的生活是需要子女的关心的。全社会对老年人的关爱都在加强,但是我觉得,这些关爱往往还比较集中在物质层面。一位独居老人说过,她家的新被 [详细]
2018-07-18 14:47:28
老人再婚 如何正确的处理心理问题
老人再婚 如何正确的处理心理问题
很多的老人在晚年的时候会遇到知冷知热的老伴。可能有一些朋友会认为,老年人没有再婚的必要,这也间接导致了一些再婚老人出现心理问题,那么老人再婚之后应该如何处理好心理问题呢? [详细]
2018-07-12 17:20:21
老年人心理常见的问题你知道有哪些吗
老年人心理常见的问题你知道有哪些吗
老年人心理常见的问题你知道有哪些吗?了解老年人的心理,满足老年人的一些心理需求,那么接下来大家就一起来看看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问题都有哪些? [详细]
2017-01-11 14:29:14
老年人退休后的心理问题
老年人退休后的心理问题
摘要:退休后的老人,如果不能尽快适应新的生活,被动地应激,很可能会因为“心理感冒”而陷入危险境地。老人的退休期正值下一代的成熟期,小辈不再如从前般依赖自己。要面临全新的社会环境、融 [详细]
2016-09-23 11:02:54
关注老年保健关心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关注老年保健关心老年人的心理问题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日益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类平均寿命普遍延长,人口老化日益明显,已经成为当今世界上众所瞩目的大问题。老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生理、心理、社会及环境各方面 [详细]
2016-04-12 18: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