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久久首页> 糖尿病> 知识课堂> 并发症 >概况

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关系密切

发布时间: 2015-01-15 14:06:00      来源:携手健康网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继续观看

什么是自体免疫性肝炎
手机查看

久久健康网编者按:

  目前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欧洲现糖尿病发病率为7.8%(4840万人),预计到2025年,其发病率将达到9.1%(5860万人)。众所周知,糖尿病患者会发生诸多并发症,例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眼底病变和神经系统疾病等,每年都有许多患者因发生上述并发症而入院接受治疗,其中因心血管系统并发症入院治疗的患者比例无疑是最高的。

  糖尿病与心血管病关系密切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关系密切,Niskanen等的一项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约为非糖尿病患者的5倍(男性OR=5.0,女性OR=5.2),这些患者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更是大大增加,且女性的相关死亡危险显著高于男性(男性OR=6.2,女性OR=11.4),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这种增加趋势愈来愈明显。

  Bartnik等在欧洲25个国家完成的一项纳入近5千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所有冠心病患者中,71%有血糖调节异常,其中仅31%为已知的糖尿病患者,12%为新发糖尿病患者,25%为糖耐量减低,3%为空腹血糖受损。血糖调节异常越严重,心血管病患者的生存率就越低。

  针对糖尿病与心血管病的这种关联,指出:

  1.与未患糖尿病的人群相比,男性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危险增加约2~3倍,女性糖尿病患者该危险增加约3~5倍。(Ⅰ,A)

  2.血糖代谢紊乱的女性患者因心血管病导致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需对这类患者格外关注。(Ⅱa,B)

  3.在判断日后心血管病发病危险时,糖耐量测定结果的意义优于空腹血糖。即便空腹血糖水平正常,如果餐后血糖升高,同样表明日后患心血管病的危险增加。(Ⅰ,A)

  4.加强餐后血糖的控制有助于降低心血管病发生危险及相关死亡率。(Ⅱb,C)

  5.高血糖与心血管病发病间的相关呈连续性。(Ⅰ,A)

  如何准确识别糖尿病

  糖尿病的诊断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无症状糖尿病是很容易被漏诊的,因为医师往往不会对无糖尿病症状者同时进行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筛查。纳入1517例糖尿病患者的DECODE研究结果显示,仅空腹血糖升高的糖尿病患者有613例(40.4%),仅餐后2小时血糖升高的患者有473例(31.2%),两项指标均升高的患者则有431例(28.4%)。由此可见,在行糖尿病筛查时若仅检查空腹或餐后血糖,均会有多半糖尿病患者被漏诊。

  中国心脏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在被纳入的3513例冠心病住院患者中,糖尿病患病率为52.90%,糖调节受损患病率为24.0%。若对这些患者不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而仅检测空腹血糖(以6.1mmol/L为切点),将有87.4%糖调节异常患者和80.5%糖尿病患者被漏诊。除既往已明确有高血糖和本次入院空腹血糖水平≥8.0mmol/L(2次)的患者外,共有2263例患者接受了OGTT试验。对这些患者的数据分析表明,如果单纯检测空腹血糖(以5.6mmol/L为切点),将漏诊80%的糖尿病患者和70%的糖耐量受损个体(图1)。

  综上所述,即使在欧洲发达国家,对高血糖诊断的准确性仍未达理想水平,有大量漏诊存在。在中国,冠心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的比例较西方人群更高,如在筛查时仅检测空腹血糖将漏诊多数高血糖患者。冠心病患者是糖尿病高危人群,应常规接受OGTT检测。

  针对糖尿病常被漏诊这个现实问题,新版指南指出:

  1.糖尿病的定义和诊断分类应基于糖尿病患者日后患心血管系统并发症的危险等级。(Ⅰ,B)

  2.最好通过OGTT对高血糖症早期和无症状2型糖尿病进行诊断,这样可同时明确患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血糖水平。(Ⅰ,B)

  3.对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初筛时最好选用非创伤性危险评分,并对高分者实施OGTT进一步筛查。(Ⅰ,A)

  2型糖尿病可早期预防

  在3年的时间里,每改变7个人的生活方式(每周锻炼150分钟或将体重减轻5%~7%)可预防1例糖尿病,每14个人服用二甲双胍可预防1例糖尿病,而服用阿卡波糖也可使2型糖尿病发病危险降低35%。可见,糖尿病高危人群可实施早期预防。

  针对糖尿病早期干预的问题,新版指南指出:

  1.应对2型糖尿病高危患者进行有关改变生活方式的教育,如果需要,可让他们服用药物以推迟糖尿病的发病时间。这种干预可降低他们日后患心血管病的危险。(Ⅰ,A)

  2.对糖耐量异常的患者而言,服用特定药物(如二甲双胍或阿卡波糖)可推迟他们糖尿病的发病时间。(Ⅰ,A)

  全方位干预多种糖尿病

  相关因素效果好

  仅用降糖治疗方案是否可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情?丹麦Steno糖尿病中心Pedersen等完成的Steno2研究对此问题给出了答案。该研究共纳入平均年龄为55.1岁的160例2型糖尿病患者,研究者随机对其中80例患者实施传统降糖治疗,另外80例患者接受强化治疗(包括改变行为习惯、通过服药进行降糖、降压、调脂及控制尿蛋白的治疗,并服用阿司匹林进行心血管病的二级预防)。在平均7.8年的随访后,研究者发现,与传统治疗组患者相比,强化治疗组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收缩压、舒张压、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及尿白蛋白分泌率的改善情况更显著。除此之外,强化治疗组患者心血管病、肾病、视网膜病变及自主神经病变的发生危险均显著降低(图2)。

  综上所述,长期实施强化治疗(表1)可使2型糖尿病患者日后患心血管病的危险降低约50%。

标签阅读: 心血管 糖尿病 男性

分享到:

相关阅读

糖尿病能吃西瓜吗?控制好食用量就行
糖尿病能吃西瓜吗?控制好食用量就行
大家糖尿病这种疾病都有所耳闻,糖尿病患者都知道要控制好血糖,所以在饮食上面有很多的禁忌和注意事项,那么炎热夏季的时候西瓜是非常诱人的水果,糖尿病的人们能吃西瓜吗?这是一件非常值得关 [详细]
2019-06-28 19:07:52
糖友为什么会发生糖尿病足   哪些护理要重视呢?
糖友为什么会发生糖尿病足 哪些护理要重视呢?
糖尿病是很常见的疾病,在日常大家应该重视护理,对于糖友的足部健康护理,其实大家一点也不能忽视,因为这个和糖尿病会有很大的关联。糖友为什么会发生糖尿病足?糖尿病病足是一种很常见的糖尿 [详细]
2019-06-28 17:35:24
糖尿病人失眠危害大   哪些食物助糖友拥有好睡眠
糖尿病人失眠危害大 哪些食物助糖友拥有好睡眠
作为糖尿病大国,日常要注意哪些饮食,需要怎么做才能保持健康。失眠对于糖尿病人的危害是很大的,例如让血糖不好控制,易得高血压糖尿病,抑制胰岛素分泌等等。那么,哪些食物助糖友拥有好睡眠 [详细]
2019-06-24 14:06:12
糖尿病是种“社会病”   转变健康理念是关键
糖尿病是种“社会病” 转变健康理念是关键
我国是糖尿病大国,出现疾病问题要注意预防。饮食小心翼翼,每天扎破手指监测血糖……很多人对糖尿病患者的这些日常习惯并不陌生,我国糖尿病患者人数已经破亿,并且还有大量超重、高血糖等高危 [详细]
2019-06-20 14:05:30
为什么吃饱了就容易犯困?  当心是糖尿病
为什么吃饱了就容易犯困? 当心是糖尿病
想睡觉还是吃饱以后,这样的症状如果持续的时间久,一定要注意预防。饭后犯困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情形,大吃一顿之后,瞌睡虫就会“找上门来”。那么,吃饱饭之后为什么会容易犯困呢?如何才能尽 [详细]
2019-06-20 11:49:17
糖尿病患者应该多抬头摆臂   哪些要点要做好呢?
糖尿病患者应该多抬头摆臂 哪些要点要做好呢?
在大家的生活中出现的糖尿病问题,大家应该重视,不能因为这样的疾病常见,大家还忽略其中的治疗问题,大家应该做好预防的工作。平时大家不仅要注意自己的饮食,还可以适当的通过运动进行改善。 [详细]
2019-06-17 19:27:42
糖尿病要做好三方面的护理  这些不容忽视
糖尿病要做好三方面的护理 这些不容忽视
糖尿病也是很危险的疾病,当这个疾病发作的时候,大家要重视治疗。只有做好日常的护理,才能减少疾病的问题,这些对大家的健康是很有影响的。糖尿病是危害中老年人比较常见的疾病,面对这样的疾 [详细]
2019-06-17 17:46:00
喜欢赖床要注意防范糖尿病   糖尿病的前期症状有哪些?
喜欢赖床要注意防范糖尿病 糖尿病的前期症状有哪些?
糖尿病虽然大家熟悉,对于出现的症状,相信大家不是很了解。很多人在节假日的时候都喜欢赖床,躺在床上就算不做什么都感觉很舒服。但是有专家表明,赖床并不是一个很好的习惯,可能增加患糖尿病 [详细]
2019-06-11 14:26:02
糖尿病患者要要计算含糖量  推荐一日三餐的饮食法
糖尿病患者要要计算含糖量 推荐一日三餐的饮食法
都知道患有糖尿病的时候,一定不能吃过多的甜食,尤其是蛋糕一类的,多吃会导致疾病问题加重,这对健康的隐患是很大的。平时大家要注意克制自己的饮食,多加注意自己的生活方法。一日三餐渝糖尿 [详细]
2019-05-17 23:08:46
运动疗法让糖尿病远离你 从此拥有健康
运动疗法让糖尿病远离你 从此拥有健康
现代社会人们的饮食种类越来越多,饮食也越来越不规律也不忌口,古语云“病从口入”,其中的糖尿病也一样,大部分是人们饮食中导致,治疗糖尿病的成为医学中的一个难题,一直困扰着患者,其实, [详细]
2019-05-17 11:38:26